2025年1月28日星期二

失去的文明 – 13 - 遠古的電氣系統

1938年 – 1939年,德國考古學家柯尼在巴格達附近發現許多陶製粗口瓶,瓶頸覆一層瀝青,有根鐵棒插在銅製圓筒裏。他認為這是電池。是古代巴比倫的電池嗎?這種概念實在太玄了,它需要確認一下。

在二次大戰後,通用電器公司的葛雷先生做了一個二千年前電池的複製品,用硫酸銅代替未知的古代電解液,這個古巴比倫人的姐妹電池體積很大,試驗結果,它竟可通電!這證明了巴比倫人真的使用過電。在這個區域,更多的電鍍物品被挖掘出來,可以猜測,這個電池是用來電鍍的。同樣的粗口瓶也被發現,可以知道僧侶和工匠將此知識當作商業秘密。這些電鍍品的日期確定為 2000 B.C. – 那就是說,它們比柯尼發現的陶器玩意還要早上二千年。在此要說明的,電鍍知識是在十九世紀初期才被介紹出來,再一次,我們知道,這種四千年前的技術在現代又重被發現。

古巴比倫電池的出現,指示了在古代必有某些電器裝置被使用著,蕭烈特博士也在古埃及發現電氣裝置的證據,也許它可以解釋為做祭祀式時,愛西絲女神眼中發出的神秘閃光。

古典作家也對古代不滅燈的真實性研究過,很不幸地,找不出這些燈是用電來燃點,或是用別的能源來燃點。

羅馬第二個國王龐培留斯有個萬年燈,在他聖殿的圓頂上閃亮著。波盧塔克也寫過一盞燈,在亞蒙的聖殿裏點燃著,其僧侶說這盞燈數世紀來都一直亮著。

魯西昂(120 - 180 A.D.),這位希臘有名的諷刺家,曾描述過他的神奇旅行。在敍利亞時,他看到女神希拉的額頭上,有一顆閃亮的珠,在夜晚,它的光照亮整個聖殿,在同一區域,在巴貝克的太陽聖殿中,又有另一種型式的燈 –– 發著閃光的石頭。

按照保塞尼亞斯(200 A.D.)的敍述,在蜜娜瓦聖殿裏有一盞漂亮的金燈,能整年亮著。聖奧古斯丁(354 - 430 A.D.)在他的一份作品裏,留下一個神燈的描述,這盞燈在埃及的愛茜斯神殿裏。聖奧古斯丁說連風或水都無法使它熄滅。在 600 A.D.拜占庭的賈斯丁尼安統治時期,於安提阿發現一盞不滅燈,一份古籍敍述它必定亮上五百年之久了。

在中世紀初期,一盞三世紀的萬年燈,在英國發現丁,它已點燃了數世紀。

當帕拉斯墓穴於 1401年,在羅馬被打開後,發現整個墓穴被一盞明亮的萬年燈照亮著已有二千年之久。

1485年四月,羅馬附近發現一位年輕女子的石棺,當她的屍體被移出時,這女子看起來她像裏活著,紅色的嘴唇、黑色的頭髮、和姣好的容貌,都不像死去的人,這是羅馬一件實事了。

有二萬人看過她,當她的壯麗墳墓被打開時,一盞明亮的燈嚇住了人們,它已燃燒了一千五百年了!

克契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在印度曼斐斯發現的一盞亮燈。

這可證明,從巴比倫的電池開始,在遙遠的過去,東方人也知曉電氣。

在他逗留於印度時,有人告訴他關於一卷古籍的事,現放在尤煞因的印度王子圖書館裏,列為『參希他經』,包含一段製造電池的文字:

『將清洗乾淨的銅片放進陶瓶裏,首先覆上硫化銅,然後是鋸屑,最後將水銀和鋅的混合物放在鋸屑上,避免極化,此裝置會產生能量,稱為『米特拉 – 瓦奴那』,水就會被這種電流分成『普拉那瓦尤』和『由他那瓦尤』,把一百個陶瓶連接起來,會產生很動人而具影響的力量。』

『米特拉 –瓦奴那』現在稱為『陰極 – 陽極』,而『普拉那瓦尤』和『由他那瓦尤』就是我們知曉的氧和氫。這本古籍也提到很久很久以前,在東方就使用過電。

在特利凡德蘭神殿中,倫敦新教傳教團的馬提爾先生看到『一盞大金燈,已亮了一百二十年之久』。

不滅燈在印度聖殿中的發現,以及有關那卡斯 –– 住在喜馬拉雅山地底下的蛇神和女蛇神 –– 的古老魔燈傳說,產生了在遺忘的時代中,有使用電燈的可能性,在『參希他經』中,有製造電池的方法,此種假設,就不會太離譜了。

歷史證明印度、蘇美、巴比倫、和埃及的僧侶,和大西洋彼岸的墨西哥和秘魯的僧侶一樣,都是科學的保存者,似乎在遙遠的年代,有許多受過訓練的人,在世界各地從事著拯救知識的工作,我們一直無法瞭解,克里特、安哥和猶加敦古城到底發生了甚麼事,使得他們傑出的文明一下毁棄殆盡。

如果他們的僧侶都有遠見,他們必看到此種命運,就會將他們的成果放到秘密的地方,如同蘇俄詩人布魯索夫在詩中的敍述:

『詩人和哲人們,
是秘密信仰的守護人,
將他們明亮的火炬隱藏在沙漠、墓穴和洞窟中。』

他們古典的科學仍舊存在於今日。1966年,作者來到喜馬拉雅山的古盧谷。在古盧城中,有一盞明亮的古燈掛在山上,那是奉獻給希凡神的,它的特徵是在神殿附近豎立著一根十八公尺長特鐵柱,在閃電交加之時,鐵柱尖端會被『天神吩咐』而發光,並傳下來,打到希凡神像的底部,希凡神像的碎片亮被僧侶收齊,做下一次『禱告』用。這個習俗在無法記憶的時代就存在著,這可解釋為印度在很古的過去實實在在已知使用避雷針。

西藏也有一盞神奇的燈,已點了很久的一段時間,休可神父(1813-1860)於十九世紀曾到亞洲旅行過,留下一份他親自見過的不滅燈的描述。

在澳洲,作者知道在新幾內亞西半部中,靠近維黑明山的叢林裏,有個部落,那是和文明隔絕的部落,它有『人工照明系統,在二十世紀中並不特出』。這是1963年,唐尼先生特敍述。

特拉德在登山時,說他們在失去文明的小人族中『看到許多明亮月亮在空中,徹夜都放著很大的光芒』,這些人工月亮是鑲在柱上的大石球,在日落後,他們(這些土人)就用一種奇異的像霓虹光的東西點燃這些燈。

埃得利斯是一位有名得澳洲作家,他和拖利斯島民住在一起,在他得『正午大鼓』書中,他敍述了關於『布雅』得故事,『布雅』是一塊圓石,放在一個大的竹孔裏,在島上只有三個這樣的石頭,當酋長將這圓石指向天空,就會發出綠藍色閃光,這種『冷光』很明亮,使人無法張開眼睛。這個拖利斯族的『布雅』,真可使人連想到維黑明的『月亮』。

相同的發光石頭的故事,從太平洋的彼岸也出現過,南美洲巴拉圭河源頭附近,聖提那拉曾有過探險,在他的編號1601的日誌中,他繪下了當地的地形,並說:『在一根 7.75公尺長的竹竿上,有個大月亮,照亮整個湖面。』

五十年前,費西特上校碰到一位馬突格羅索土著,告訴他有關神秘冷光曾在一座叢林中的廢城,被他們看到過,英國作家史班賽說:『這些人有個明亮光源,對我們來講相當奇怪 –– 事實上,它們是文明的遺物,它保存了古老的知識。』費西特開始相信費上校特話語,因為他花掉一生在做此種探險。

電氣是一種新發現,因此這些關於萬年燈的報告曾炸開了人的思想,古人也許擁有另一種能源來點燈,也說不定。




2025年1月23日星期四

失去的文明 – 12 - 古代地理知識

雅典斐羅翠拉特的『阿波羅尼的一生』書中,有一段很奇妙的情節,指出了古代地理上深信不疑的知識:『如果大地可和水相比,我們就能證明大地所佔面積較小。』

如果古希臘人、克里特人、或腓尼基人不錯航行過大西洋或太平洋,斐羅翠拉特如何知道,海洋覆蓋著地球表面的大部份?

柏拉圖必定熟悉我們地球的大體積,以及另外的大陸,因為他在『Phaedo』書中說到地中海的居民,只『佔有地球的一小部分』而已。

『在我們居住的世界之外,尚有一種以上的世界居民,行為和我們不同。』斯特雷波如此地說(100 B.C.),他甚至提到在雅典往西的方向 –– 橫過大西洋 –– 必有別的種族住在溫帶地區。很明顯地,這是指北美洲。

然而,在哥倫布的時代,每個人都相信地球是平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在它們走得夠遠的時候,就會落在這個平面的邊緣,很多人懷疑到橫渡大西洋航行是很困難的事。

從這些歷史事實來看,可見古代人民在地理上的知識,遠遠超過十五世紀的歐洲人。

希羅多德告訴我們,500 B.C.小亞細亞古希臘統治者阿里斯塔格拉,擁有一知繪滿土地和海洋我青銅板,這也許就是除了巴比倫的泥板外,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圖之一了。

只有在他們已明瞭如此遙遠的地方的情形外,古代人民才會描繪得出如此精確的地圖。古代地理和天文學家(330 B.C.)馬賽的畢息斯,曾航行到大西洋的北極圈,並對午夜的太陽做了科學的解說。

難道古代學者知道美洲?辛尼卡(100 A.D.)在他的有名詩集裏,曾確認此種假設:

時間快到了
當大海的繫帶
繃緊的時候
大地就呈現出來,
泰菲斯就要發現新大陸,
在『突爾』的另一邊。

新大陸『在大陸的另一邊』,突爾就是冰島,另一邊除了格陵蘭外就是北美洲,而泰菲斯是傳說中的『亞哥斯』船的舵手。辛尼卡的詩句,已揭示了數世紀後『新大陸』的名稱了。

在 500 B.C.,柏拉圖曾寫過有關大西洋船美洲的話語:『在那日子,可以從一島的地方向西直行,橫過大西洋,橫過你所稱的赫邱利之柱(譯按:即直布羅陀海峽),由此可以到達另一個島嶼,由這個島嶼,你可以到達大洋圍繞的一塊大陸。』

這話語可以看出,在直布羅陀海峽之外,在加那利群島和亞速群島之外,橫過大西洋,可以指向美洲大陸。這實在是二十五世紀之前的驚人陳述,古人也許已知道美洲的存在了。

印度殘存經籍『普拉那』提到普西卡(一個大陸)有兩塊瓦沙斯(土地),躺在梅努(北極)腳上,這個大陸面對著克西拉(一片牛奶洋),這兩塊土地形狀像弓。神話上的虛構嗎?不是。婆羅門經籍提到美洲大陸(普西卡),它的兩塊土地分開的,北美和南美(兩塊瓦沙斯),美洲確是面對著北極海(牛奶洋)、北美和南美的彎曲狀,就如普拉那所說,像弓。

在這個印度殘存經籍的書響(?)之後,產生了一項問題 –– 婆羅門從那裏來的有關美洲及其形狀的知識呢?地理探險全靠運輸和工具,但是在哥倫布之前 1,500年,·印度沒有遠航的船隻。再一次,在科學史上,我們再度遭遇難解的神秘。

一部古老的西藏經籍,包含有一張奇異的表格,那是一塊精工細鑲的方形和長形符號,有著未知符國名。當這張圖附上四個座標點時 –– 東在上、西在下、南在右、北在左 –– 蘇俄哲學家可奈索夫說這是一張地圖,他在上面找到一個關鍵,並確定了西元前四到七世紀符波斯城、亞歷山大城、和耶路撒冷;也確定了巴格達、巴比倫、北波斯諸國,以及裏海。

發現證明了西藏人的地理知識,以及他們在數世紀前和波斯、埃及通商的事實。直到現在,東方學者仍是深信不疑。

耶魯大學編號1440的地圖,證實了北歐海盜在四百年前說來過格陵蘭和加拿大,這早在 1492年西班牙人在聖薩爾瓦多登陸之前。夠奇怪的,為了他們的航海,北歐海盜使用日長石或特別特晶體來做方位指標,這種特殊晶體如果對準太陽會改變顏色的。

蘇俄亞則拜揚科學院,於 1964年做了一次發現,證實十三世紀學者杜西早在哥倫布之前二百五十年,就知道美洲的存在。天文學家也提到在他一本書中的『不朽地』,是指南美洲東岸。杜西在那兒得到這個遙遠大陸得資料呢?在十三世紀時,地中海上得船隻太小,無法從直布羅陀到巴西,橫渡大西洋哩。

十六世紀土耳其製圖大師雷斯將軍,編了一本地圖,稱為『大洋之書』,裏面有二百一十張很細緻的地圖。

土耳其國立博物館存有兩張雷斯將軍的古地圖,年代為 1513年和 1528年。年代 1513的一張上面有英國、西班牙、西非洲、大西洋、北美一部份,以及完整的南美東半部的輪廓,在地圖的底端,有著南極大陸的海岸線,在非洲下方向西延伸。

第二張地圖,年代 1528,顯示著格陵蘭、拉布拉多半島、紐芬蘭、加拿大一部分,以及北美到佛羅里達的東岸。這些地圖地理上的投影,在最近幾年以前,根本尚未認定出來。有名的瑞典探險家和先哲諾丹斯可花了七年的時間,試圖解開這個投影,他的工作由美國繪圖師馬雷利完成,他是美國海軍水道測量局的一員。

最傑出的發現,就是這兩張地圖包含很大的區域,歐洲、非洲和美洲的距離相當精確,在十八世紀以前,航海家無法測得如此精確得長度,換言之,這個十六世紀的地圖遠勝過日後得航海圖。

雷斯自稱,當他三十一歲時,他和叔叔凱爾船長於 1501年船西班牙人作戰,在一次海戰中,他的抓到一位西班牙水手,在他身試有一些罕見的地圖,這位西班牙佬告訴他們,他是哥倫布探險員,他們就是用這些地圖才發現美洲的。果實如此,哥倫布傳記執筆人卡沙所說的話,就很清楚了:『他很確定自己會發現想發現的,好像他擁有一靚鎖著的箱子的鑰匙。』

雷斯透露這個地圖的故事,這是引述自這位西班牙海員的:『有些亞歷山大大帝時代的書被運到歐洲,在讀過之後,哥倫布就用西班牙政府提供的船隻,出發而發現了安替到斯群島。』

說起來真夠奇妙,這些地圖可以回溯到希臘或亞歷山大時期,經過研究之後, 土耳其的亞菲提那教授說:『今日,我們可以證實,雷斯偶然擁有這些地圖,是一項重大的發現。』這兩張地圖,年代為『一五一三』和『一五二八』,產生了許多疑問。雷斯時代的航海家如何得到如此精確得測繪技術?古希臘人到過南美洲嗎?為個『一五一三』得地圖,不僅顯示南美洲的海岸,還標有那個大陸未探險過的河流 –– 奧利諾科河、亞馬遜河、巴拉那河、烏拉奎河、及其他河流呢?雷斯如何曉得不凍的南極大陸?

現在讓我們回顧一下新大陸探險隊的航海旅程。哥倫布在 1492年到 1498年間,三次航行的目的地是巴哈馬、波多黎各、和海地。1501年,維斯卜西從巴西海岸往南航行到拉巴拉他河口,今日的蒙特維多(烏拉圭首都 –– 譯按)。1519年麥哲倫步他的後塵,並進入太平洋環繞世界。不論是維斯卡西或麥哲倫,都未探險過南美洲的河流,他們也未携出內陸的任何測量結果。

然而,『一五一三』地圖却顯示了巴西的內陸,這個地圖是在麥哲倫歷史性航行之前六年,顯示了蒙特維多到巴塔哥尼亞(在阿根廷和智利的南部 –– 譯按)的海岸。是那位探險家繪出了雷斯地圖上的海岸線呢?

柯是斯於 1520年登陸墨西哥,這是雷斯地圖完成之後七年。匹則羅於 1531年佔據秘魯,那是在這個地圖發現之後八年。

南極大陸是在十九世紀發現的,很奇怪的,古代的雷斯地圖顯示南極大陸是在非洲正下方,完全不答極地的冰,甚至還指示出山脈的高度,其中有些山脈高度現代尚在測量哩!

雷斯地圖之謎仍舊是科學上的挑戰。到底是誰從事地理上的測量,並繪下如此精確的古地圖呢?

要是如同哈固特博士在他的『地壳漂移』書中所說:『南極大陸的地圖,是在這土地尚未結冰之前,精確繪下的』,如果這話是真的,那麼雷斯的地圖必定是數千年前的地圖複本,美國地圖測繪專家馬雷利,對此更奇上了神秘話語。他說:『我們不知道,沒有飛機之助,他們如何繪得如此精確。』

無疑得,土耳其雷斯將軍必擁有一些很古老得來源,而他也承認:『在繪製這些地圖時,我使用了大約二十張古老我海圖以及八張阿拉伯和亞歷山大大帝時的老地圖,在這上面,整個人類居住的世界都已知曉。』然而另一張地圖,編號一五三一的,也哥文置在這土耳其測繪大師的同一目錄之中,南極大陸的輪廓,也呈現在這老地圖上。其上還有河流,顯示南極在古代遠比現在溫暖,山脈也同樣在這地圖上,現在是被厚厚的冰層覆蓋著。這些文件又是另一項神秘,因為南極大陸的探險,在十九世紀之前,根本未曾展開。

一五三一號地圖屬於費諾的,在研究過這張地圖之後,美國空軍航測組組長巴羅上尉,於 1961年做了下列陳述:『我們的意見是,費諾的地圖相當精確,無疑地,它也是從精確的南極大陸地圖原本中,摹擬出來的。』

編號一二八零的齊諾地圖,顯示著格陵蘭沒有冰層,也是一件神秘事,其上也繪著山脈與河流,可見齊諾地圖的來源是相當古老,而且格陵蘭的地圖一定是在一知溫暖氣候時繪製的。

從這些地圖可以得到結論,那就是古代必存在一個未知的文明,他們有遠洋船隻,科學家具有優秀的天文、航海、和數學知識,要從事這些古代極地探險的船隻,一定相當大而且堅固,遠勝過古埃及、腓尼基、希臘、和羅馬人所擁有的。

哈固特教授的觀點相當合理:

『這些地圖的證據顯示,在遙遠的過去,在任何已知文化崛起之前,就有了全球性的通商,或者,有一種世界文化。』

他相信當石器時代的人生存於歐洲時,在別處定有更高等等文化存在著,如同今日我們這個科技時代中,在新幾內亞和中澳洲,尚有石器時代土著生存著一樣,在遙遠的過去,相同的情形也會發生。

有一本書,是比較雷斯、費諾和齊諾的地圖,稱為:『伏尼克手稿』,是一位紐約古籍收集家伏尼克,在 1912年發現的。這些地圖都是鎖在羅馬附近一座古城堡內。在 1665年,一位學者克契爾從一位朋友那兒得到它,那位朋友說:『這些玩意示屬於任何人,除了它們的主人以外。』

這個比較地圖的手稿也是一個謎,雖然賓州大學紐福教授企圖去解開這個謎,他的一些結論却不被接受。RCA的 301型電除計算機也曾被用來譯解這本手抄的圖表,但仍無法揭開奧秘。

伏尼克手稿有 250頁之多,包括你讀這本書時的版式,大部份書頁,有些彩色圖片,有三十三頁正文,按照紐福教授的看法,這紙張、墨水、以發繪圖的方式,屬於十三世紀的東西。

這本書相當奇妙,包含了植物、天文、生物、和藥劑方面的主題,也有一些只有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的葉除和樹根橫斷面。然而直到十七世紀之前,顯微鏡根本尚未發明哩。有張圖繪著有八隻腳的生物、一塊厚雲中間有個星星,在上面還有一些文字。紐福認為這物體是個三角形代號,『肚臍是飛馬座、腰帶是仙女座,而頭部是仙后座。』這個圖表就是仙女座大星雲,沒有強力望遠鏡是看不到的。

經過賓州大學杜立德教授二十次的研究之後,認為『無疑地,這是一個星雲,繪下它的人必須擁有一個望遠鏡。』但是,如果這個人沒有望遠鏡,他如何在這儀器發明之前能看到仙女座星雲呢?而他沒有顯微鏡,如何研究植物的橫斷面呢?

換言之,如果寫這本『伏尼克手稿』的人,實際些擁有顯微鏡和望遠鏡,那麼科學史就要修正了,要將這些發明回溯到三個半世紀之前,也許培根是這些儀器的發明人,那麼培根如何得到有關微小宇宙和巨大宇宙的知識呢?如果這是來自古代煉金術士的著作,那麼他的發現來源必屬一種秘密科學,來自無法記憶的年代。在此種神秘文件 ––伏尼克手稿 –– 的實例中,還有一點要提的,就是於 1962年,這手稿在紐約拍賣金額達美金十六萬元。





2025年1月1日星期三

失去的文明 – 11 - 天文的未解之謎

1877年,美國海軍觀測所所長赫爾先生,發現了火星的兩個月亮 –– 赫伯與戴模。

實在夠奇妙的,十五世紀的『伊利亞德』史詩,談到了戰神(火星)的兩位伴侶 –– 赫伯與戴模。難道古老的傳說將火星的衛星賦予形象化嗎?

約在發現火星衛星的二百五十年前,刻卜勒(1571-1630)留下了伽利略在天文上的資料:『恭喜你們,戰神的兩位雙胞子孫。』很顯然,刻卜勒知曉『火星的兩位雙胞胎』!

柏格拉克(1619-1655)在他的『另一個宇宙』也提到火星的兩個月亮。瓦爾泰也確認火星有兩個衛星:『在火星邊緣,有兩個月亮在軌道上,它們曾避開了我們的天文學家的觀測。』他在『微小的百萬』書中如此寫著。

在『格列佛遊記』書中,描寫了一種由磁力控制住的太空浮島,在此無重量的『太空平臺』中的科學家,提到火星的兩個月亮。史威夫特稱他們其中之一為『小星星或衛星』,從火星中心算起,在三個火星直徑的距離下,環繞著火星。另一個在五倍火星直徑的距離下圍繞旋轉,而戴模軌道的實際距離又小於三又二分之一個直徑,赫伯小於一又二分之一距離。這是事實,如同美國天文學家利維特所道:『在此假設和實際上的之間,有如此密切的關係,實在是觀測上的驚人事件。』

史威夫特、瓦爾泰、柏格拉克、和刻卜勒的先見,常用此種方法來解釋 –– 地球有一個月亮、木星有四個(當時所知),因此火星就該有兩個。不管這種信仰如何,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的作家們,有時會打擊此種理論標的 –– 這個行星有兩個衛星,而且,它們是太陽系中三十一個衛星中最小的一個。赫伯也是太陽系中最快的月亮,它以七小時三十九分繞火星一周 –– 遠比火星自轉還快,這個現象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是獨一無二的。

有人會想,也許古希臘人承襲了關於火星月亮的傳說,這來自一種未知的原始科學根源。科學上的事實隱藏在他們的戰神和兩位伴侶 –– 赫伯和戴模 –– 的傳說之中。火星有兩個月亮的故事,在二百年前談起來,真是令人神迷之至,然而,更為奇妙的,是火星月亮的相對例子,我們要談談金星月亮的奇異例子。

在1672年1月25日清晨,偉大的天文學家卡西尼,他是發現木星紅斑點的天文學家,看到金星附近有個小物體,他看著它有十分鐘之久,但決定暫不對外公開這金星月亮的發現。在1676年8月18日上午四點十五分,他又再度看到它,這衛星很大,有金星的四分之一大,距離金星有五分之五的直徑距離,金星月亮和母星一樣有盈虧現象,卡西尼研究它達十五分鐘,留下完整的記錄。

在1740年10月23日,英國的蕭特發現『一個物體』靠近金星,直徑有行星的三分之一,經由望遠鏡觀察它達一個小時。

1759年5月20日,德國的梅爾看到一個天體在金星附近,他看了半個小時。

1761年,蒙恬(秦朝大將)發現一個彗星,懷疑自己是不是看到了金星月亮,他自己在三月三、四、七、十一日都看到它。

1761年2月十、十一、十二日,馬賽的拉格蘭奇,後來成為柏林科學院院長,曾報告他看到金星的衛星。

同年三月十五、廿八、廿九日,法國的蒙巴龍透過望遠鏡,看到金星的小行星。哥本哈根的羅基在1761年六、七、八月間做了八之觀測。這些天文學家的努力,到最後得以如願,那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將金星的月亮命名為『達連勃』,紀念法國先哲達連勃的。接著哥本哈根的基督徒何利伯,在1768年一月三日研究金星衛星,最奇妙的事發生了,遠比聯邦調查局曾辦過的案子還要懲疑 –– 金星的小孩整整消失一個世紀!

在1886年,它再度出現,當時,天文學家何索看到這小愛神有七次之多,他甚至為紀念埃及女神而命名它為『妮施』。

1892年8月13日,美國天文學家巴納看到七等光度的物體,靠近金星,他根本不相信金星月亮的故事,他的報告相當可信賴,因為巴納教授是木星第五顆月亮的發現者,也是蛇夫星座中一顆星的發現者,當第五顆木星月亮仍舊繞著母星旋轉時,這個金星的雙胞胎再度消失了。

一百年來,天文學家也在注視著這個愛神的私生子,但並未成功,在許多天文學家看來,是相當難解的。

難道是正規的行星被錯誤的估計發現,或者是錯誤的行星被錯誤的估計發現,或者是錯誤的行星被正確的估計發現?這實在很明顯的,四十年前,經過唐堡博士的計算,認為海王星的奇異運行,在它之後,必有另一個星球。他在1930年,將望遠鏡對準了正確的位置,發現了冥王星。但現在,這些年來,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不會影響到海王星和天王星,因為它太小了,這個星球的發現是一項怪誕的自信,他們都咸認如此。這個教訓是 –– 有時在你的史學上會發生錯誤,這個錯誤可以用在這個例子上。

現在,我們轉向天文學最大的事件之上。1859年3月26日,法國的拉斯卡保特博士看到一個運行中的天文物體,在太陽的盤面上,有一小時又一刻鐘之久,巴黎觀測臺臺長利維爾,拜訪拉斯卡保特博士,為的是核對後者的觀測、計算和背景,他詳詳細細而不留餘地的去核對,利維爾很滿意這次的面晤,並下個結論,說一個水星內的行星被拉斯卡保特發現了,他計算其大小為水星的十七分之一,它們軌道等於我們的十九天,命名為『火神』。

拉斯卡保特博士將他的發現,於1860年一月發表於巴黎學院,頓時,拿破崙三世授他為爵士,當時法國人沐浴於這個天文發現的榮光之中,火神却突然拒絕在望遠鏡之前出現,和金星的月亮一樣消失不見了。但這個例子指出,它不只是一個月亮消失而已,而是整個行星的迷失走誤!(迷失走誤,原文真係咁)

然而,不用擔心,1878年,密西根大學的華生教授宣稱發現二個『火神』,而不是一個!一位著名天文學家史威夫特,也在柯羅拉多特匹克峰上看到火神。史威夫特不是一位普通的看星人而已,他在星雲上的工作成果,被天文學家們接受且承認了。

要說這些天文學家全屬幻覺,是不可能的,而拉斯卡保特也得到一個子虛烏有的頭銜。這些觀測,無疑地,都是天才的事,但我們始終不知道,1859年,靠近太陽的物體是甚麼。它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小遊星或是巨型太空平臺嗎?而金星的月亮是飛行於銀河中的巨大太空城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