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失去的文明 – 16 - 古代太空旅行

人類渴望飛行,不只是想在空中飛,而且還想到星辰中飛行,這在古代已表現出來了。四千七百年前的巴比倫『伊他那史詩』就含有『伊他那飛行』的詩句:

『我要帶你到阿努的寶座上去。』老鷹說。他們已飛了一個小時,老鷹又說:『往下看,大地變成了甚麼!』伊他那往下看,看到大地變得像座小山,大海像一口井。他們又飛了一個小時,伊他那再往下看:大地現在像個磨過的石頭,大海像個瓶。三小時後,大地只像個塵埃,大海看不到了。

阿努,巴比倫奧林匹斯山的宙斯神,是天國的主宰,而『天國』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太空。上面這一段太空飛行的描述,精確得就和人離開地球時的情景一樣。

伊他那騎在鷹背上,飛往阿努的寶座(另一個星球嗎?)是否就是史前的例子,或是空想呢,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呈現了由於距離增加,地球變小的實質觀念。

『此地沒有空氣,其深不可測,黑得就像最暗的夜晚。』這段話是一位太空人對黑暗、無空氣的太空的描述嗎?不是,這是取自埃及『死經』中的句子,有三千五百年之古老!

『伊諾克書』也包含有奇異的章節,這可能就是被主教和法師們視為偽經而加以否定的緣故吧!然而他們的聰明,現在會被懷疑,因為自從『伊諾可書』和死海卷軸以及其他聖經書一道被發現後;當死海卷軸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聖經,可以回溯到西元二世紀,取代十世紀的譯本時,伊諾可書就可以當做很可靠的來源,而被接受了。

底下是一些摘錄的句子:

而他們將我舉向天空⋯⋯(14章9節)
那兒熱得像火,冷得像冰⋯⋯(14章13節)
我看到發光的地方⋯⋯(17章3節)
而我來到深黑之地⋯⋯(17章6節)
我看到一個深淵⋯⋯(17章11節)

難道這不像是太空的圖像嗎?那是深淵之地,被太陽照到的一方熱得像火,另一邊冷得像冰,它也是太陽、月亮、行星和星星居住的地邊,這是伊諾可說的。他描寫他在星際太空中所見的反應是『恐懼籠罩着我』,最起碼,這位先知的話是相當引人興趣。如果說這些陳述是錯誤的,還有其他假設嗎?

在第二世紀,希臘作家盧西昂到小亞細亞、敍利亞、和埃及訪問,他寫了一本小說『歷史』,描述了在太陽神八號旅程之前的奔月景象:『我們在天空中過了七天和數個夜晚,到第八天,看到空中有個地球,好像一個大而閃亮的圓島,發散著明亮光芒。』

數世紀後,人們還以為月球只是一塊奶酪,學者們一定會譏笑這個地球月亮的觀念。是甚麼使得盧西昂將月球繪成一個天體,而要八天才能到達呢?它只是幻想而已嗎?或是埃及和巴比倫的聰明僧侶的宇宙科學,觸動了他寫這本航向月球的靈感呢?

中國歷史傳說提到后羿,這位堯帝的工程師,很熟悉天文學。在2309 BC,他決定騎天鳥到月球去,這隻鳥告訴他太陽升起,到頂點的精確時間。難道這是太空船的儀器,提供此種資料給史前的太空人嗎?后羿是被『龐大的發光氣體』發射到太空的,這是火紅火箭的噴氣嗎?

后羿飛入太空,在那兒『他無法感覺到太陽的運行』。這個陳述相當重要,因為只有在太空中,人才無法看到太陽的每日運行。

在月球上,這位中國太空人看到『冰狀大地』,在那兒有座『廣寒宮』。他的妻子嫦娥也從事太空旅行。按照古中國的作品描述,她飛到月亮,她發現『發光球體,像玻璃般閃亮,體積大而很冷;月亮上的光來自太陽。』

這是四千三百年前的老故事,却告訴我們月球上的訊息。嫦娥的月球見聞報導是正確的,太陽神十一號太空人發現月球佈滿玻璃狀的土壤,在陰暗的一邊很冷,比我們我兩極還冷。

中國文學家王蔡於第四世紀所編纂的『軼事纂編』,取自更古老的作品,包括了堯帝時期,后羿與嫦娥奔月以後的有趣故事。一艘龐大的船出現在夜晚海上,發著亮光,在白天就消失不見,它能航向月球和星辰,因此稱它為『星辰中的船』或是『月球小艇』。難道這是四千三百年前, 來到此地的太空種族嗎?這艘大船,能飛於天空,航於大海,整整出現十二年。

中國詩人屈原(340 BC - 278 BC),在離騷中有些句子,會使人想到是一段漫長的宇宙旅行:

『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追,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也許,太空旅行是數世紀來的夢,『路曼曼』,似乎是指太空人在星際太空中做遙遠的航程哩!

中國古書『詩經』提到,當天帝看到罪惡在人間不斷增加,『祂命令鍾氏和李氏切斷地球和空中的交通路線 –– 從此人們不再上上下下了。』難道這不是過去太空之旅的清晰描寫嗎?

經過這麼多世紀以來,我們很難知道古代太空船是用甚麼方法來推進,然而,古波斯伊斯法罕的公共浴池的描述,有助於解開此項神秘。

這個大浴池所提供的熱水,是以特殊的金屬製造的鉗鍋燒熱的,只用一根蠟燭的火焰哩!難道這是一種未知的合金,或是能將燭焰的熱量提高數千倍的神奇機械嗎?

伊朗政府於1962年在德黑蘭出版一本『伊斯法罕』書,承認此種發現對科學上的重要性:『當然,有人已挖開鉗鍋的位置,要找出其秘密,無疑地,奔月火箭的秘密燃料也會發現的。』

世界上談論天文的最古老書藉,是印度的『希坦他』,談到『西達哈』與『維雅哈拉』,也就是哲學家與科學家,他們能夠駕馭地球,『在月之下,在雲之上』。

來自印度的另一本書 –– 蘇特拉哈拉 –– 包含有遙遠過去的神奇描述,當人以太空船飛上天時,『天人』就從空而降。這是遺忘的過去存在著的太空雙線道嗎?

米索大學的哈里維巴教授,寫過一本書『利格維達』,提過遙遠的時代『神祗日常來到地球』,而且有『一些特權的人去過不朽的天堂。』這印度的傳說,支持了黃金時代,和別的世界的交通事實。

古梵文經藉提及『那伽』,意指蛇神,牠住在喜馬拉雅山的地下宮殿中,用發亮的明珠來照明,『那伽』是會飛的生物,經常在天空中飛。『那伽』的觀念在印度人心目中,根深蒂固,而且有關此主題的電影和舞臺劇,總是吸引著印度人。『那伽』的地下宮用鑽石點綴得燦爛非凡。這也許是一種太空基地,照明和空氣調節的神話想像,我們懷疑這個太空站是否仍在那兒。

婆羅門認為『伽魯達』神是一種人鳥,經常旅遊太空,婆羅門認為他經常去月球,甚至到北極星去,這個北極星距我們有五十光年之遠。

五十卷『馬哈哈拉泰』提及過別的星球生物:『無盡的太空,住有完人和神祗;那兒不限制他們愉悅地居住。』

十三世紀的『明智經』,是古印度的宇宙學經典,由西藏學者巴格拜喇嘛編纂的。這本書描述地球上的第一個人是如何被神祗創造出來,這個原始種族有飛天能力,但很不幸,到最後他們失去了在空中旅遊的能力。

這個傳說的姐妹作 –– 『西藏王族譜系』,是十四世紀的文件,但可追溯到第七世紀,這本書沒甚麼突出,只不過二千年前國王統治和重要大事紀而已,但它說到頭七個國王來自星辰,他們能『在空中走』。很明顯地,古西藏人相信來自太空的訪客。

發現於 1961年,蘇俄烏茲別克山脈的岩石繪畫,描述一個很有權威的人,站在被光線包圍的航具裏面,在他四周的人,似乎穿著奇異東西。由於缺乏其他的說明,它似乎可以猜想這個三千年老的繪畫,是描述一具降落的太空火箭,以及穿戴齊全的宇宙人。

八十年前,布雷蕭在澳洲金伯利西邊,李根河的源頭,發現了奇異洞窟繪畫,圖中的男女完全不像土著 –– 事實上,他們都是歐洲人的模樣。

女人有細緻的手、腳和奇異髮飾,一個有鬍子的男人戴著王冠。但是有另一個細長身裁的圖畫却是一個謎,他沒有眼睛、鼻子和嘴巴,他的圓頭像個鋼盔,就像個脖子上繞著帶子的太空盔,鬚狀飾品繞在臂上,一個奇異的橢圓形有兩根東西伸出來。

在這群人之後,是一條蛇,那是土著們遙遠過去的記號,在這記號旁有一段距離的地方,可以看到一個馬靴狀物體發著光線。這些都增加了澳洲洞窟繪畫的神秘。

這個圓頭生物,沒有眼睛、鼻子、嘴巴,相當引人興趣,有人認為如果頭盔上伸出來的玩意是天線,而臂上鬚狀物是電線,這麼這個馬靴狀物體不就是個太空船嗎?這個繪畫能使人聯想到澳洲的神秘奎里奎達,她來自何方,沒人曉得,然而奎里奎達的皮膚上覆滿了石英晶體,她會四面八方放出光線,她是過去太空之旅得女太空人嗎?

但是最神秘的就是歐洲人在澳洲大陸的出現,為甚麼單純的澳洲土著會將歐洲人看成是太空人呢?

古人真的和宇宙中別的世界有過接觸嗎?這個問題並不像它看起來那樣的荒唐。巴比倫、埃及、印度和墨西哥的僧侶都有過無法解釋的經驗,而世界各地充滿了星辰天使(生靈)、魔樣的圓圈、星辰的記號、某些無法解釋的公式,這些都是無言的證明。

古代占星家認為十二個黃道宮是天使們的寶座,以現代話來講,是不同階級的超級智慧。他們也有太陽系是單一星球的觀念。而且,古先哲也有宇宙進化的觀念,埃及人、巴比倫人、印尼人、希臘人、中國人都有相同的結論 –– 認為我們行星的進化,是在某個尺度的中間部份。

古典哲學家咸認為每一星辰都有智慧生物。阿契里斯、泰提斯、戴奧多拉斯、克萊西帕斯、亞里斯多德、柏拉圖、赫賴克拉脫、西塞羅、狄奧佛拉斯塔、辛普利西、麥克羅比斯、普洛克拉斯和普洛汀那斯,甚至早期的教會神父如奧立根、聖奧古斯丁、聖裁布羅斯等人,都有此種觀念,因此,在古代思想家群中,就有現代科學家的觀念 –– 宇宙是有生命的。

從文明露出曙光之時,人類都將行星聯想成神祗和天使,在古希臘、羅馬、巴比倫、埃及和印度,都是一樣。諸神的至尊是宙斯邱比特,其父為時間之神 –– 古羅諾 –– 他手中掌握世界的命運。在古埃及,克羅諾是被崇拜為曼斐斯的普塔哈。在中國,克羅諾(土星)是帝王之星。

由於木星和金星的明亮程度,它們在古代被選為制定法律的依據。但奇怪的是,土星的體積為太陽系中第二大的,僅次於木星,為何古人知道這個事實呢?

難道古代天文知識來自另一個星際文明?此種理論,雖然很牽強,至少在神話學的神秘上,傾出一點希望之光來。

天神下降的故事,俯拾皆是,新約也提過:『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如果天使真是上帝的靈使,他們就不會被設宴款待,然而路德却接待過兩位天使,並待之如上賓,這兩位天使又吃又喝,且具有實質的身體,因此,他們可能就是來自另一個星球的訪客。

在墨西哥的帕連科,有座繪著奇異記號的墳墓,它描繪著一個圓錐形物體,噴著火焰,一個人俯身向前,手中抓著平衡器。考古學家對這謎樣石彫沒有令人滿意的答覆。在一具馬雅石棺中,繪滿了太陽、月亮、和北極星的位置圖,呈現一幅宇宙圖像。這個墳墓及石棺的日期為 603 AD和 633 AD,在歷史的尺度來看,它們相當接近現代,然而埋在裏頭的僧侶是古代馬雅科學的守護人,他必定希望永遠保存原始歷史上太空火箭的記憶。

墨西哥人心目中的文化肩負人奎則柯特,被認為是從空而降的。他是來自太空的訪客嗎?

阿芝特克人在現在的墨西哥城,留下一個廣場,在那兒時常舉行儀式,帶著翅膀的人,由繩子繫在一個會轉動的十字架上,當他拉繩子,這十字架就會轉動,使這位鳥人飛上空中,有時他們頭朝下,宛如降臨地球的太陽之子,這個地方被西班牙人稱不為『伏拉多』,即『飛行』的意思,這個習俗沿襲迄今。

本世紀也有奇怪的事情發生。美拉尼西亞的『卡哥柯特』是一種土著的奇怪信仰。『卡哥』是『大鳥』帶給這些石器時代居民的人造物品,如刀子、罐裝食物、肥皂、或牙簽。事情發生在 1934年,當美國飛機被迫降落在叢林中,土著們將這事看成神的顯現。直到戰後,他們仍在建築『飛機跑道』,期盼大鳥帶『卡哥』來,他們甚至建了很多像樣的倉庫,準備貯存貨物。他們也見過飛行員的無線電發報機,因此用竹子也做同樣的模型,想和『神祗』保持聯繫哩!

由於基督教的影響,他們就把一些想法透過竹子的『無線電發報機』和耶穌述說。然而,在這些幼稚的信仰之後,他們有一些真實的基本觀點:『大鳥』(飛機)、『大船』(汽艇)、以及『卡哥』(白人的日常用品)。

同樣,在古代,當全然不同的技術人員乘坐太空船在地球上空出現,也會被古人當做『神祗降臨地球』的現象。難道這不是很合理的說法嗎?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失去的文明 – 15 - 史前航空器

塞爾可夫斯基說過,人先有了夢想,然後加以研究,最後才能付諸實現。今日,我們乘坐噴射機旅行,就是人類的夢想變成事實的例子。

世界上第一位飛行設計家為泰達路斯,他為兒子伊卡爾斯和自己做了翅膀,但是在飛行時,他的兒子飛得太高,而掉入海中,現在此地稱為伊卡爾斯海。四千五百年後的萊特兄弟是比較幸運的,因為在他們之前,基本航空技術都已發展出來。

有人會認為泰達路斯的故事屬於神話。然而他的同事 –– 諾索斯的工程師們 –– 却會用雙曲線建造水道,以適應水的自然流動。只有在長久的科學時代中,人類才有辦法製造此種流線,此種流線也是航行中重要的一環,由此可想而知,泰達路斯一定精通此道了。

培根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一句神秘的話語:『飛行機器相當古老,在今日也可做到。』像這種十三世紀的句子,實在相當令人費解,而且,培根確信在過去,曾有過在空中飛行的機器。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在他的時代中仍存在著飛行機器哩!這兩種可能性似乎十分牽強,然而歷史却充滿了在遙遠過去有過飛船的傳說。

赫米斯神穿著帶翼的拖鞋、帶翼的帽子,使他能以極大速度飛過高山大海,『然而,伊卡爾斯與赫米斯神的故事只是神話而已,』有人也許會這麼說,這是實在的,然而神話也常是歷史的標本,也是數千年前實際事情的唯一記錄。

也許,最令人震驚的是中國的年代志,約在舜帝時期(2258 BC - 2208 BC),不只建造了一個飛行裝置,而且也造了一個降落傘,這約和泰達路斯同個時期。

成湯皇帝(1766 BC)曾命紀光西設計一架飛行戰車,這位原始航空器建造者完成使命,並進行試飛,飛到了河南省,可是這個傑作却被成湯毁棄掉了,因為他害怕這機器的秘密落入歹徒之手。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皇帝和其哲人定擁有這飛船的藍圖,否則他們如何得來飛行的知識呢?

中國詩人屈原(300 BC)寫過他的飛行經驗,他乘坐一具翠玉戰車,以很高的高度越過戈壁沙漠,飛向西方白雪皚皚的崑崙山,他詳細的描述了這飛行器如何不受風力和戈壁的飛沙走石所影響,他如何的從事了一次飛行經驗。

在四世紀初期,高宏寫過中國直昇機的事:『有人用棗樹的內心部分,做了一些飛車,用牛皮繫住旋轉的葉片,使機器開動。』

147 AD,山東省有一座墳墓中,有龍車飛越雲層的石彫。中國民間傳說裏,充滿了關於飛車的故事。

飛行物的的確確在歷史的曙光中存在過,我們可以在梵文語文語詞『Vimana Vidya』中看出這兩個字意指『建造與駕駛飛船的科學』。

世界上最古老經藉之一,印度的『馬哈哈拉泰』曾談到『有著鐵舷與翼翅的飛行戰車』,這是一架飛機嗎?

『拉瑪雅泰經』描述『維馬那』是一架雙層圓形飛行器,有舷窗與圓頂,它以『風的速度』飛行,發出『轟隆的聲音』,我們實在無法說這不是現代的噴射機。古藉上也提到『維瑪那』如何地在雲端間飛翔,從此高度看來,『大海像個小水塘』,而且在裏面的人可以看到海岸如河流。

『維瑪那』存放在『維瑪那喀里哈』,也就是飛機庫裏,它們是用一種黃白色液體推進,供戰爭、運輸、和競技用。有人對這古藉的記載如此詳盡,感到很驚訝,並懷疑到這是作者的想像力,或是實際有過的科學黃金時代。

在古印度,六位年輕人造了一架可駕駛的飛船,它能起飛、飛行、和降落。『盤達呈特拉經』包含有這次飛行經驗的整個故事。史前飛船是用複雜的控制系統來操作,提供安全、快速和舒適的經驗。這是古印度的科學小說,或是失去的技術的記載?

古梵文書典有兩大類 –– 實際記錄的歸屬『瑪奴沙』,神秘與宗教文季歸屬『達瓦』。屬於實際記錄的一本書『沙瑪拉.蘇特拉哈拉』,描寫了各種高度的空中飛行,這本書包含二百三十頁描寫飛行機器建造的章節,它不僅提到起飛、數千公里的飛行、正常著陸與迫降,而且還提到飛機與飛鳥的可能相撞哩!如果這是古代的科學小說,那麼它就是有史以來最佳作品了。

空戰在歷史上的未知章節,也的確有過,同樣也提到化學戰和生物戰,『參哈拉』是一種飛彈,『娒哈』是一種會產生完全麻痺的武器。

金字塔經藉提到金字塔的目的是『通向天空』,人『可以爬上天去』,這是五千年前愛茜施神的想像。人類對於飛行的靈感,似乎與飛鳥的飛行一樣古老。

數世紀來,人類不只夢想著飛船,也嘗試去建造它們,從泰達拉斯弓賴納德,年代相當久遠,但是他們的概念是一樣的 –– 證明人類可以飛上天空。在今日這種噴射機充斥的時代,我們只能承認過去的人類實在相當可愛。

在我們這個超級世紀黎明時期,紐康教授寫過不可能有任何東西會使『人在空中飛行很長的距離』,並寫了許多公式證明他的觀點,萊特兄弟却忽略了這項理論,在紐康的宣言不久,就造了第一架飛機。 

在著名的太空專家歐柏教授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坐在一家餐館枱子上,侍者神色慌張地指著另一個枱子的人對歐柏說:『看他!這個瘋子說他要飛上天。』這位瘋子名字是齊伯林。(譯按:德國飛船製造者)

全球各地的神話傳說,都有關於飛行機器的奇異故事。1958年,史密斯參尼學院出版了一本美國、蘇俄、和印度考古學家研究的結果,指出在一萬年前,愛斯基摩人生長在中亞,他們如何來到格陵蘭呢?也許是徒步或用雪橇,但是愛斯基摩的神話說他們是被『大鐵鳥』帶到北極圈的。在威斯康辛的麥迪森附近,人們可以從很遠的距離看到地面上有著巨型石彫的鳥,從翼尖到另一端有六十二公尺,它們看起來很像飛機。

秘魯空軍航測的照片顯示,在納斯卡的台地上,有網狀線條和幾何圖形,這些線條是人工鑿成的,將黑色石頭從砂礫中移走,呈現出較明亮的內層 –– 這項工作一定花了好多年才完成。

在那兒除了有三角形和梯形線條外,還有動物和飛鳥的線條,這些線條相互間並無關連,而且和印加路也沒關係。在這個顯著的地圖上,駕駛員可以清楚地看到乾沽的河道。納斯卡線條的年代,估計至少有一千五百年,印第安人說這些地上的巨大線條,是印加人來到以前,另外一個種族所做的,但是令人疑惑的是 –– 這些圖形和線條,只能在三百公尺以上的高空才能看得完整,是誰做這些記號的呢 –– 天使?飛鳥?或者乘坐飛行機器的人?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這些滿佈標誌和信號的區域,相當廣大,有數百平方公尺的面積哩!

薩爾瓦多,發現一個古瓶,上面繪滿了飛行的人,難道這些航空器和納斯卡線條有任何關係嗎?

討論這些遠古飛行觀念,並不是不得其所。科學的進展有時被空中飛毯和戰車的故事,觸動了,這也是導致達文西開始研究理論空氣動力學的原因。

本世紀是科學與技術史的正午,但是必定有其他的日子,古代人民是第一個看到科學曙光的人,但是由於黑暗時代史之衰落,在短短世紀內,科學消散殆盡。

這些關於飛行的歷史記載與神話傳說,在古代星際旅行與太空船的知識開始建立之前,消褪得令人惋惜。



2025年4月9日星期三

畫畫 – 眼冤!(水彩)


三個幾月冇攞過 d畫具出嚟,睇吓我退步到咩樣!

Schminke on Saunders Waterford 190g Rough 7.5" x 5.5"


呢幾個月沉迷咗喺 threads度。

Threads真係好吸引,睇咗會發現:『吓?!原來有人會咁㗎?』逐個逐個 post掃落去,各有各神奇。回過神來,已經過咗兩個鐘,『😰吓??』然後開始另外兩個鐘😂,可能係我人生中第一樣令我不能自拔嘅嘢。

月中開始,阿 sir嘅 schedule轉咗,時間似乎比較啱我,希望可以上到堂啦。畫畫同做運動一樣,自己閉門造車冇乜動力,係要一班人,見人人都做到自己唔做唔得先會認真去做。(🤔咁我其實係唔係真係鍾意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