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星期一

失去的文明 – 20 - 鑽石與星辰

人類有種傾向,對於穴居人留傳下來的玩意,深信不疑,但對奇異和未知的,却視為怪誕不經。

當十八世紀的史芬克斯(人面獅身的怪物)–– 聖褚爾曼 –– 於 1745年,來到英國,自尊心重的英國人華爾波爾就給了他下列的評價:『他歌唱,玩一手好小提琴,但他是瘋子,不通事理。』當時法國政客認為他是普魯士間諜,其他歐洲秘密單位猜他是蘇俄情報員,然而,霍得尼西寫信給英國駐普魯士大使密契爾:『他的資料沒甚麼特出。』

可是瓦爾泰對聖褚爾曼的評語是『他是萬能博士』一位聖褚爾曼的最好朋友,也是他的學生,就是卡爾王子,他說聖褚爾曼是『空前的最偉大哲學家之一』。

讀到這些句子,人們會聯想到阿波羅尼和住在西藏的『萬能博士』。

聖褚爾曼是個古代科學掌握人,也是那個時代偉大的化學家。誠如女伯爵狄珍妮在她的回憶錄中所寫:『他很精通物理,也是偉大的化學家。』

無疑地,聖褚爾曼不只是化學家,也是手藝好的煉金術士,如倫敦『年代誌』在 1760年 5月 31日到 6月 3日中所報刊載:『他擁有神秘力量,他會將怪東西變成黃金。』

拜倫在他的回憶錄中提到第一次見到聖褚爾曼:『除此之外,他還顯示其他神奇的東西 –– 大量的珠寶和彩色鑽石,有非常大的體積,完美無疵,我想我一定是擁有神燈的寶藏了。』

有數篇記載提到他轉變金屬的能力。當馬可拜訪聖褚爾曼的實驗室時,這位煉金術士向他要一塊六法郎的銀幣,用一塊黑色東西蓋上去後,他將這銀幣放入火爐中,數分鐘後,拿出來冷却,只見銀幣不再是銀色,而變成純金了!

一位法官說他是邪惡魔術師,聖褚爾曼回答說他的實驗室不做超自然的事,因為他是『化學』的學生,只是在發現對人類有用的東西。

養珠是十三世紀中國已從事的事業,因為聖褚爾曼在遠東待過很長一段時間,他學會了中國珠寶的秘密,也學會如何養珠。另外,他也可能用實驗室的有限設備,製造過類似的鑽石,要將碳化物變成鑽石,必須要有 263,200 kg/ 1 sq. cm的壓力,以及攝氏2,800度的溫度。聖褚爾曼有次將路易十五的一顆 6,000利弗(法國古貨幣單位)的鑽石,在一個月內,增值到 9,600利弗,所以路易十五時常說聖褚爾曼必定是位百萬富翁,因為他具有將小鑽石變成大鑽石的秘密能力。然而,聖褚爾曼既不說是也不否認。

腓得烈大帝給下列評語:『他是沒有人真正瞭解的一個人。』

聖褚爾曼的一生相當傳奇,在 1737-1742年間,他是波斯沙王的榮耀客人,被封為伯爵。

1745年時,英國作家華爾波爾寫信給在佛羅倫斯的曼因,他說:『另一個日子,他們捉到一個老人,他說名叫聖褚爾曼,來此已有二年了。

在1745-1746年,伯爵住在維也納,在那兒他有斐迪南王子送他的官邸。

1749年,他到達巴黎,由狄貝爾將軍介紹給路易十五和龐必度夫人。

1756年,在印度制定英國法律的克里夫將軍,在印度遇到聖褚爾曼。

1760年,倫敦『年代誌』出版一篇文章,使得聖褚爾曼聲名大噪於英國:『他曾了解過一些偉大的秘密,所有疾痛的治療法,甚至於人類的構造。

1762年,伯爵停留在聖匹茲堡,到1763年,遷到張堡,繼續從事煉金和化學實驗。

1768年,我們跟着他來到柏林,此後數年,他旅行於意大利、科西嘉、和突尼斯。

1770年,當蘇俄海軍來到意大利得利弗諾,他就成為奧洛夫伯爵的客人,穿上蘇俄將軍的制服。奧洛夫兄弟時常談到聖褚爾曼在蘇俄『革命』時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七十年代時,他停留在德國。1780年,倫敦的華許出版了一本聖褚爾曼的小提琴音樂集。

十大德國伊克弗德教會的記錄簿上,寫着『逝於二月廿七日,於1784年三月二日埋葬,這位稱之為聖褚爾曼的人,沒有另外的資料。』

這教會記錄沒有記載伯爵何時出生,但是我們按照作曲家拉穆和女伯爵狄格的話語,在他去世時可能是 124歲了!

然而,狄珍妮在她的回憶錄中,却做了驚人的陳述 –– 她於 1821年在維也納遇到聖褚爾曼!

法國駐威尼斯大使狄卡龍,也宣稱不久之後,還同這位不朽的聖褚爾曼交談過哩。因此我們可以計算,到 1821年,他就有 161歲了!

他的故事我們可以看成是奇聞,但換句說話,聖褚爾曼的獨特年齡與活力,是否可以看成是由於他精通煉金術,並吃了長生不老藥呢,也許偉大的瓦爾泰說得對:『他是不死的人。』

葛拉弗在他的『維也納回憶錄』中,記載了聖褚爾曼所說的話:『我明晚就要出發,我要在歐洲消失,到喜馬拉雅山去。』泰雅那的阿波羅尼也提到過喜馬拉雅山,並發現『萬能博士』。葛拉弗回憶錄的陳述相當重要。

聖褚爾曼有一次說:『人們必須去研究金字塔,如同我研究過的。』所以我們一隻手掌握了神秘的埃及神殿,另一隻手掌握了西藏的知識之源的寺院。

我們已知的聖褚爾曼的唯一手稿,是 "la tres Sainte Trinosophie",這卷稿包含有符號附圖和謎樣的內文,第五節有一些奇怪的句子:

『我們行於太空的速度,堪與空無相比,一瞬間,我已失去平地的踪影,地球看來像模糊之雲,我已飛得很高,我看到圓球對我旋轉,地球在我腳下下降。』

這是一段漫長太空飛行記載,地球愈變愈小,如同太陽神太空人所看到的一樣,然而,聖褚爾曼必定遠離月球之外,因為他似乎已到達了其他行星。

除了突破太空障礙之外,聖褚爾曼也同樣地突破了時障:『在康士坦丁堡,我忙得走不開,接着是英國,在那兒要準備兩項發明,那是你在下世紀中才看得到的 –– 火車和汽船。』他對葛拉弗說道。

金屬轉變、生命延續、太空之旅、時間的征服 –– 全都是科學的先鋒,由本章中可以看出,聖褚爾曼已接近了科學的神秘之泉。



2025年7月20日星期日

畫畫 – 榴槤與山竹(水彩)

阿 sir搬咗新地方,改咗上堂時間,我終於上到堂😇

不過阿 sir搬好又放咗差唔多兩個月假啊,結果等到而家😁

榴槤殼用青綠加 yellow orchre,榴槤肉用 lemon yellow,⋯其他唔記得晒,堂上未畫完,返到屋企唯有自己左試右試😂

我咁耐冇上堂冇留意時間改咗,遲咗差不多半個鐘,一去到大家已經畫完個榴槤殼,我成堂都喺度努力趕上大家進度。平時畫畫已經手忙腳亂,嗰日更加心仔亂亂,畫完一 part就忘記咗上一 part😂

個榴槤殼畫得怪怪咁,雖然我唔食榴槤,都知道唔會開成咁,同學仲話顏色唔夠熟添。不過榴槤肉都算畫得 OK。

山竹都係我唔食嘅嘢,不過佢同榴槤一齊構圖真係幾靚。下面兩個冇留白,dull咗,不過開咗嗰兩個都算唔錯啦,雖然 d肉有 d奇怪,畫嗰陣唔覺,仲覺得畫得幾好,但直到打緊 post嘅現在,先發現肉嘅形狀有 d畸形。

Cotman on Saunders Waterford 300g cp 15" x 11"

今堂阿 sir用縫合法嚟畫,嗯⋯我喺堂上勉強都可以算用到縫合法嘅⋯,但返到屋企就免不了無限重疊,左修修右補補咁。

我諗要好好咁用到縫合法,最緊要都係調色準確,清楚下一筆要用乜嘢色。

希望下堂畫得好 d啦。




畫畫 – 屋仔(procreate)









2025年7月13日星期日

失去的文明 – 19 - 西藏的萬能博士

100 BC,巴比倫城疆上的一位守衛,問一位高大英俊的希臘人:『你要帶給國王甚麼禮物?』
『所有美德,』希臘人回答。
『你認為吾王不具備這些嗎?』守衛問。
『他可能具備了,但不知道如何運用,』這位旅者說道,他的名字是阿波羅尼,來自泰雅那。

守衛認為國王也許會對這位大膽的訪客感到興趣,便讓他通行。

阿波羅尼生於 4 BC,到十四歲時,他的學校教師無法再教導他了,因為阿波羅尼擁有天生的智慧,他的聰明才智頓時傳遍各地,在當地有人常說:『有甚麼急事?快去見年青的阿波羅尼!』

有一天,一位高僧給他一個銅片地圖,告訴阿波羅尼圖上顯示通往『神住的城市』的道路,阿波羅尼便馬上動身,朝東方出發,在尼尼微城中,一個人志願提供服務,當個嚮導,這位希臘哲學家的生活故事,於是在拜占庭皇帝的要求下,由斐羅斯特列塔記錄下來。

從巴比倫到印度,經歷了艱鉅旅程之後,這兩位旅者從恒河轉向北方,朝喜馬拉雅山脈而去,可以假定他們的目的地是西藏,因為旅程花了十八天。

當這位希臘先哲接近亞洲的奧林匹斯山時,奇怪的事發生了,他們身後的道路消失不見了,村野改變它的位置,他們似乎置身幻境之中。

在這塊奇境的邊緣,他們遇到一位小孩,引導他們前進,泰雅那的阿波羅尼於是見到這塊土地的統治者,斐羅斯特列塔稱這位王為艾卡斯。

這個世外桃源充滿科學神奇物品,許多井中有光柱射出來,好像探射燈,發光的石頭亮照整個城市,還將夜晚變成白天。

阿波羅尼和戴米斯兩人又看到飄浮的奇境,人變得無重量,飄浮於空中。當這兩位旅者坐在主人款待的位置上時,四個機械人走了進來,拿食物和倒飲料。

這個國家的技術成就和高超的智慧,深深打動阿波羅尼的心,當艾卡斯王對他們說:『你們會遇上一些萬能博士。』他只有點頭的份而已。

按照來自泰雅那的哲學家的說法,這些萬能博士『住在地球上,同時也不住在地球上。』難道這是寓言或是事實?如果是事實,這些人必會與別的世界互相交通,起碼他們已掌握了重力,那麼我們就能瞭解艾卡斯的話:『宇宙是活的。』

阿波羅尼從這些亞洲的高手中接受了一項任務,他要藏一些代表未來歷史意義的護身符;第二,他要去推翻羅馬暴君。

這位希臘先哲歷盡千辛萬苦,來到羅馬,馬上被召到法庭去,當這位法官將記載阿波羅尼罪狀的卷軸打開時,它變得空無一字!得不到罪狀,無法起訴,泰雅那得阿波羅尼被釋放了,從那日起,羅馬統治者開始對這位聰明人心驚膽戰!

在維斯佩基安統治時,他的境遇好轉了,被聘為羅馬皇帝得顧問,皇帝提多對他說:『我想攻下耶路撒冷,但你阿波羅尼必會擄住我。』

在杜米仙統治時期,他被扣上『非羅馬』的罪名,杜米仙和法官準備造一些罪狀害他,面對這位羅馬皇帝,阿波羅尼說:『你即使能拘捕我的身體,但却無法拘捕我的靈魂,再說,你也無法拘捕我的身體。』然後,就在數百位宮人之前,化成一度亮光消失不見了。

歷史上並沒記載這位希臘先哲的死日,這位百歲先哲是追隨以弗所去了。

阿沒羅尼停留在亞洲的時日,相當引人興趣。如果機械人在艾卡斯皇宮中曾服侍過阿波羅尼和戴米斯,那麼今日的機械人就不希罕了;那些高手也一定知曉反重力,才會飄浮在空中,隨意而行。看這個故事,當阿波羅尼和戴米斯到達西藏邊界時,景色會改變,這可看成是光波的彎曲,遠比科學小說上的還要科學;從井中發出的亮光,和發光石頭,一定是用電力或其他能源發出的。

人們沒有權去否認斐羅斯特列塔的陳述,因為他使用的無數資料來自拜占庭,遠比古代的希羅多德、維吉爾、波盧塔克、等人所用的遠多。阿波羅尼統治羅馬帝國,從 193到 211 AD,本身就是希臘聖賢的偶像,足與耶穌基督和奧菲斯同享榮光。 


(呢本書愈睇愈覺得無聊,不過唔想有頭冇尾,都會 upload埋。)



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

失去的文明 – 18 - 印加族的社會科學

科技與社會是並駕齊驅的。當技術在奴役制度下無法發揮時,特殊的哲學和理論科學,就會在此社會體系下發展出來,使得學者勿庸憂慮他的生活,並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

原始的商業社會沒有私人商船,狩獵也受特定法律所限制,所有的食物大家平均分享,這種體系可以在澳洲中部和新幾內亞,以及大洋洲諸島中發現,這是人權的可愛幼年期。

在蓄奴社會中,會產生經濟上的改變,奴隸變成了私人財產。主人與奴隸、富者和貧者的區別,呈現出來,封建制度就是奴隸制度的證明,而且城市和自由公民的出現,使得商人到最後,遠比貴族富有,一種新階級就出生了 –– 中產階級。在封建制度衰退之後,此種新階級就產生一種新的經濟體系 –– 資本主義。

社會主義是一種社會體系,沒有私人財產,一切生產品及消費品皆屬國有。社會主義中沒有足夠金錢來做交易。

本章就是要問 –– 社會主義是新概念嗎?在以前有沒有過?這問題必招來許多否認,以及馬克斯主義者的嗤鼻。

但在歷史上,有種很高度的文明,所有國家資源與生產品都歸國有,它不僅沒有錢幣也沒有支票,他們認為工作就是生活的目的,大家都有社會主義者的觀念。這個國家是社會主義帝國 –– 印加帝國。

事實上,印加國是以貴族和官員來統治的封建制度,其經濟結構是社會主義者的,印加人本身一無所有,雖然它們在科學和工程上的成就驚人,却稱不上原始商業社會。

1589年麥奎沙莫在一位印地安人家中看到十萬片金銀的匹索,大門洞開著,只有用小栓搭在一起,表示屋主外出了,此種社會體制下的道德標準相當的高,四百年來,沒有一位秘魯人會夢想到防止偷盜的行為。

但是印加人的傑出,並不光是道德高而已。其 5230公里長的『皇道』,從哥倫比亞到智利,是一件人類最了不起的工程計畫,這條路造得如此完美,直到今日,還在通行車輛哩!

在印加地找不到以前的石匠,但是他們有些大石塊却重上廿到一百噸,不管它的體積多大,其黏合的技術連剃刀都無法伸進去。一百年前,世界上沒有一位工匠有能力從事此種建築技術,只有埃及的金字塔可與南美工匠相比擬。

1950年的一次地震,使得城市中百分之九十的建築倒塌,但沒有一道印加人建造的牆發生裂痕!這足可證明印加前期和印加人防震技術的高超了!

巴比倫、迦太基、希臘、和羅馬只知道直往地下挖土壤,而不知道如何保持,這無異是自掘墳墓。今日,我們也遇到了相同的境遇,就是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的不相協調。

然而,印加國已有了長程管理計畫,此種行為在歷史上真是獨一無二,關於前期印加的計畫,最神奇的地方就是讓土壤和水愈來愈充裕,不是愈來愈貧乏!

那真是傑出的帝國。他們沒有錢,但黃金遍地;印加人沒有信件,却有滿佈南美的郵局,由於他們沒有文字,只遞送一些口頭信息:雖然他們沒有書畫,他們的『奎帕』用來計算或統計,却令征服者嘆為觀止;雖然他們沒有字母或文字,他們的作品却相當豐富,這些都是用奎帕點出來的;他們有世界上最長最好的道路,却沒有車子。

在上個世紀中期之前,印加人的郵政系統一直是世界上最快速的,他們能在 2011公里的兩城間,以五天的時間遞送消息,而這些城都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哩!

雖然羅馬有傑出的道路,他們在奧古斯都時期,遞送同樣距離的信息,要花十倍的時間,甚至在七世紀之後的羅馬公路上,信件的遞送仍然要慢一些。

印加人也有『電報』 –– 一種在三小時內能涵蓋 3220公里的火煙密碼系統。在印加社會主義時期,此種電報的功用遠比近代社會主義下來得有效。

印加的社會主義相當有效,他們認為工作是表現,偷懶是罪過,每人工作都不付薪水,然而每個人和家庭所用的房子、食物、衣服,完全免費供應,教育和醫藥也是免費。

如果有人不想在田間工作·,他可以被政府雇用,去從事道路或橋樑的建築工作,或者是郵務工作,或去從軍,此種印加帝國的風俗,一直沿用到三百年後的印地安部落,這種制度也產生另一項問題 –– 印加的經濟體系無法達到高峰。

我們今日最大的問題是人口管制。然而印加人對生小孩並不驚訝,事實上,那個帝國沒有單身漢或老處女 –– 這是國家的規定。他們實施殖民計畫,避免某些地區人口密度過高。

鑲有克利薩斯的銅幣,陳列在博物館中,但是沒有人見過印加王的銅幣,雖然他擁有比克利薩斯還要多的金子,印加帝國却是一個不用金錢的社會經濟體系。

自從所有土地、自然資源、和人力都掌握在太陽王手中,印加國無疑地是實施一種特殊的社會主義形式。儘管它建造了世界上最長的道路、巨大石像仍屹立於今,尚有許多科學上的成就,它並不意味着可以歸類為原始商業社會。

印加社會主義宛於歷史面貌上的紅光,沒有一個國家能像她一樣,在無私人財產下,能管理得如此完備,也沒有任何國家在沒有文字下,有如此高等的文明 –– 但印加做得到。

這個神秘的南美社會是如何源起的?印加統治者有個關於他們太陽血統,以及祖先擁有這塊土地得神奇故事。人類學上的發現,產生了印加人的驚人背景,對他們血型的分析,提出了他們生理上的極佳證明。

像埃及人一樣,他們也做木乃伊,在死後,他們都被置於太陽神殿的金椅上。大英博物館存有五具這樣的木乃伊。1952年,吉爾具和呂布蘭對這些木乃伊做了血液分析,得到下列結果:編號三的木乃伊是 C、E和 C型缺 D型 –– 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例子。編號四的木乃伊有 D和 C型,缺 C和 E型 –– 在南美印地安人中相當罕見的結合。科學家承認,他們起源問題是個謎!

印加皇族相互通婚,為的是要保持『純粹天上種族,不和地上血統相混』。這個『天上種族』是甚麼呢?它具有相當不尋常的血型。

我們又面對另一種發現 –– 就像原子理論、輸血、飛行、機器人、或電氣 –– 社會主義並不是新玩意!

如果烏托邦是真實的,他們的領袖會不會創造絕對的中心,去保存他們的文化呢?這種生活的方式充斥於世界各地的作品裏,像荷馬、平德爾、賀瑞斯、蒲林尼、盧西昴和許多東方的學者。

底下三章是貢獻給那些旅行於古代秘密知識,並留下古老科學歷史性記載的人們,也要提到他們非凡的成就。




2025年7月6日星期日

失去的文明 – 17 - 第一架電子產品

自動裝置、機器人、電腦、收音機、和電視均存在於古代。這是歷史上的歷史性裝置。

在 200 A.D.時,埃及聖殿就有了輸送聖水的自動投幣機器,流出的水量視所投硬幣的重量而定。雅典的宙斯神殿也有相似的自動控制輸水裝置。

希臘神話瑜希法斯塔,這位『奧林帕斯山的鐵匠』,製造了兩具酷似年輕女子的金人,她們會按照自己的意向移動,並幫助希法斯塔做事。實在無法忽視,自動機器人的觀念已在古希臘表現出來了。

人工頭腦學是一種古老科學,在中國是稱為『龜書』,意指一座彫像,可以賦予生命,並幫主人做事。有關機器人的描述,包括在太宗皇帝的故事之中,由於皇后對這機器人十分喜愛,使得吃醋得天朝皇帝下令給建造者,把機器人弄故障。

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器,當然是2600年前的中國算盤了,當我在中國時,我曾看過熟練的書商在使用此種計算器。

然而最完整的計算器仍屬人的心理,1959年,一件不尋常事件發生在新南威爾斯大學,當時作者住在那兒。來自印度的狄非小姐以『心算』出名,由這個大學邀講來與澳洲最大的電腦做比賽。

『算一下 697,628,098,909的立方根。』電腦操作員說道。在七秒鐘內,這位印度女子拿出了答案 ––– 8869。然而電腦却算出不同的結果。

『我敢打賭,我的答案才是對的。』狄非小姐挑戰似的說著。數位電腦操作員用不同的電腦重新計算,結果證明這女子答對了。

『真神奇!』操作員大叫。

在二千年前,亞歷山大的工程師們,約有一百部以上不同的自動裝置。神話上說伊卡爾斯的父親泰達路斯,曾建造過人樣的東西,會依照它們的意向去作事。柏拉圖說這些機器人如此自由自在,他們不得不去防止它們逃跑哩!到底是用甚麼能力來操作它們呢?

埃及的底比斯神殿,有許多神像會行動並講話。這說法未必全真,因為有些是僧侶躲在神像裡面裝模作樣的。

印加族在里馬谷也有一座彫像,『會講話,並回答問題,就像是太陽神的宣告。』這不像現代電腦所做的事嗎?

古希臘故事說到,為了求取羊毛,亞格號船員來到克里特島,蜜底雅告訴他們,泰拉斯住在那兒。不久一個金屬製的人物出現,用岩石投擲亞格號,想弄碎這艘船。這是一具機器人嗎?

機器人的製造方法記載在用奇怪文字寫的書上,如此才能長存後世。達里拉僧侶(920BC - 1003BC)擁有一具銅製機器人,會回答問題,這是他『按照某些星辰與行星的方位』製造的,這具機器人會對重要的政治或宗教問題,回答『是』與『否』。這個『程式』現仍存在梵蒂岡圖書館,然而『魔樣的頭』却在達里拉去世後不見了。

里根斯堡大主教馬納斯是一位有學問的人,他精通化學、醫學、數學和天文。他花了廿年時間,製造有名的機器人,他的傳記提到這個自動裝置是由『金屬與選自星辰的未知物』組成的,這個機器人會走路、說話並做事。馬納斯和門徒亞奎納住在一起,機器人照顧他們的生活。故事提到有一天,這個會講話的機器人對著亞奎納喋喋不休,使亞奎納惱火,便找了一把鐵槌重墼這個機器。

這件事不可看成虛構,馬納斯是一位真正的人物 –– 在十三世紀,他解釋銀河是由遙遠星球胡亂組成的 –– 他們兩人後來被舊教教會奉為聖徒。

在此文明世界中,我們承認以我們創造出的所有科學與技術,以及我們既有的文學,我們的語言遠比古代種族要來得優越。

但是許多美洲印地安人,對一件物體,會因其改變模樣而給予不同的名稱,印地安人對花草樹木在四季不同的名稱,但我們並沒有再給它多加甚麼樣的稱呼,這種紅印地安人的語言,叫我們對南美洲語言,感到有點煩心。

按照人類學說法,當原始人變得文明一點時,他就創造了字母和文字,蘇美人與埃及人約在 4000 BC發明文字,從此,他們以跳躍的方式進展。

但是歷史告訴我們,過去的高度文明並沒留下任何記載 –– 秘魯的印加族就是如此。這個種族產生了我們今日所吃的蔬菜的半數,它曾在世界上建造過最長的公路,編織最精巧的物品,有個透澈的天文知識。

當匹則羅征服秘魯時,他有個很神奇的發現 –– atahuafpq –– 不只是征服者,連被征服者都無法閱讀的文字!

印加族不用文字,但却使用『奎帕』 –– 一種點記符號,使用不同顏色和點記,他們有效地運用來記載很複雜的計數,僅靠這個,他們具有高效率的會計方法。沒有字母,他們却有文化,這真是古代任何種族中絕無僅有的現象。                

為甚麼印加族和他們的祖先,不像其他進步的文明一樣,具有文字呢?這種理論似是而非,如果說『奎帕』是古代計算器的殘餘,那麼解釋就很簡單了,當計算機母體消失時,那些南美印地安人能留下來的,只是一堆打孔卡片而已 –– 『奎帕』就是這些打孔卡片。

如果曾有一種高度文明被無法抗拒的大激變而毁滅,那麼這些簡單計算器和電腦系統(譬如奎帕),就可以看成是過去時代的遺物了。

古代還有這樣的例子,在數世紀後,中國學者張衡(78AD - 139AD)建造了一具龍口懸珠的地動儀,當地震發生時,在那個方向的圓珠就會落入龍口,並發生聲音,聲音高低視地震強度而定。在 1703年,法國人赫特斐勒造了現代世界中第一架地震儀。

張衡也發明了用金屬環圍成的球,代表太陽和其他星球的運衡,動力來自水鐘,它是世界上第一具行星儀。

在希臘古代,也有同樣的天球儀器,西塞羅說馬西留斯擁有一個標明太陽、月球、和行星運行的天球,西塞羅並確說這機器是『很古老的發明』,一個相似的天文模型陳列在羅馬的天使殿裡。泰利(600BC)和阿基米德被認為是這些機械裝置的建造者。

歷史學家西德里那寫過拜占庭赫勒克留皇的事蹟,他擁有一個奇怪機器,顯示夜空中的行星及其軌道。行星儀曾被波斯克羅國王倣造過。

位於雅典的希臘國立考古博物館,陳列一具發現於 1900年的金屬物體,這個複雜的日軌和齒輪不像任何古希臘的人造物品。在1959年,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當時是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工作,他在博物館中看到這個東西,就確定是個電腦的祖先。

『它真像個計算器的樣子,可以算出太陽、月亮和其他行星的運行。』他在『自然歷史』雜誌上如此寫道。 

這次發現是一種革命,沒有人懷疑普利斯博士在『科學的美國人』雜誌所說的:『瞭解到古希臘的偉大文明,是距我們這個時代,如此的接近,實在是令人震驚的事,不只是驚於他們的思想,也驚於他們的科技。』

普利斯博士的結論是:這個計算器改變了我們整個科學史我概念,『發現這個東西,就像在士坦罕門王的墓穴中發現噴射機。』這是普利斯博士於1959年,在華盛頓一次會議中所說的。

數年後,又有了一項重大的發現。英國的史東漢及,建於 1900-1600BC,本來是由廿九公尺半廿五噸重的環板(typo?石板?)組成的,在那裏面有五條豎立的拱道,這塊巨石由地上五十六個洞圍起來。

在經過研究之後,波士頓大學的赫金斯教授(也是天文學家)認為這列拱道、石頭和圓洞代表星座圖。回到美國後,繼續研究史東漢及的圖表,赫金斯教授將資料送入電腦分析,結果發現『史東漢及就是一具計算器』!

教授的發現指出史東漢及天文學家非常高超,他們記載了我們現代天文學家才知道的現象 –– 月蝕每五十六年發生一次。古代英國天文學家們就用這些石頭和圓洞,計算出來的,遠比巴比倫和埃及的僧侶天文學家還要高明。

問題是 –– 建造史東漢及的人,那裏來的這種科學知識?

從這個史前計算機,我們要轉列古代的說話機器。在古代,埃及的羅馬人描述過 1500BC的孟樂唱歌機,當升起的陽光照列這機器上,就有音樂出來。 130AD,羅馬皇帝哈德蘭在早上都聽此音樂。目前,旅客仍能在埃及看到孟諾的彫像。

腓尼基人參米尼松(1193BC?)和斐羅巴布洛(150AD)談及『會動的石頭』,一位基督教歷史學家尤西伯(260-340AD)拿了一個這種神石放在胸前,會用小的聲音回答他的問題。另一位基督教神父亞諾布(327AD)曾說過他得到一個『會說話的石頭』,他時常對它發問,然後得到一種『清晰而尖銳的小聲音』來回答他的問題。今日我們使用的這些石頭是不是稱為電晶體收音機?

聖經也提過小神像會回答問題。(以西結書廿一章廿一節和創世紀卅一章卅四節),這些是來自銀河文明的教育性廣播節目嗎?

塞爾但尼斯暗示過金神像和特殊的星辰與行星有關,並說每個埃及人都知道這件事,這些神像會講『魔樣的話』。

在此後數世紀,神話和古籍也提到另一件古代的神奇物 –– 『魔鏡』。伊諾可書說亞查結教導人民製造魔鏡,按照此種信仰,遠古的人民真的看過它們,它們是電視的前身嗎?

雖然盧西昂的『歷史』被認為是小說(不管它的書名),他對魔鏡的描述相當引人,因為在那個時候,根本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啟發他此種想像力:『它是很大尺寸的觀賞玻璃,置於不太深的井上,當人下到井裏,會聽到地下傳出來的聲音,當人朝鏡子看,就會看到全世界的城市和國家。』這是古羅馬的科學小說嗎?或是過去那個時代,魔鏡到處都是的一種寫照?

電視實在就是魔鏡。然而此種史前裝置仍是科學的秘密。

蘇俄作家葛基寫了一次實際的神奇經驗,他自己是當事人哩!在本世紀初,葛基在高加索遇到一位印度人,這印度人問他想在他的『像簿』中看到甚麼,葛基說想看印度的景像。這印度人就把『像簿』放在這位作家膝上,要他翻開來,這個閃亮簿銅片簿子就呈現出美麗的城市、聖殿和印度的風景,葛基興高采烈,當他看完後,葛基將『像簿』還給印度人,這印度人放下它,微笑問他:『現在,你想看些甚麼?』

底下就是葛基結束這故事所說的話:『我自己打開『像簿』,除了空白的銅片之外,甚麼也沒有!真是奇人,這印度佬!』

也許這就是古代的『時光觀景器』,有人說利用此種鏡子,人可以看到時光的迴轉畫,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古人在這一步就超前我們了 –– 他們擁有『時光電視』!

埃及和希臘的先知,以預測未來與解說過去而出名。他們如何做這件事的?

英國科學家杜勒爾在『簡易相對論』書中,提到:『所有的事件,過去、現在和未來所發生的事件,都會在四度空間 –– 時間連續中呈現出來,宇宙沒有過去或現在,就像一卷膠片,可以裝入電影機中,隨時放映出來。』

這種相對論也許已為古人所知曉,『以賽亞的異象』告訴我們一個故事,以賽亞被帶到天堂,他看到不朽的上帝,然後天使帶他到樂園,說這是回溯到地球以前的時光,以賽亞很驚訝,問『為甚麼這麼快?我只在這兒二個鐘頭呢。』但天使回答:『不是二小時,而是三十二年。』這位先知被這句話驚住了,因為他知道,果真如此,那麼回到地球必是年紀很大,或者已過了歲數,但天使告訴他,他回到地球上不會增加年歲的。

在光子或是反物質太空火箭中,用接近光速的速度來旅行,我們的太空人就會經歷到時間的縮變,來『跳入未來之中』。

例如,也許所有的事件在宇宙中會發生,也許就可以看到過去,換言之,今日的動作會投射到未來去,過去的動作會呈現在今日。這就可以解釋為何古先知能精確預測未來事件了。

印度的古籍『尤帕尼夏』說:『告訴我你所知的,而我將告訴你未來的。』這就是偉大的計算機 –– 人的心理的程式和計畫嗎?

亞蒙賴先知有一架自動時光機器,是神祇的樣子,不僅會走、移動頭部,而且也會接受包含疑問的卷軸,提供智慧的答案,當亞歷山大大帝問他時,這個神像趨前答應他:『我會助你掌握你腳下所有的國家。』 

像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一樣,拿斯特拉達馬斯特預言指出:『不朽為一 –– 過去、現在、未來』,他承認自己讀過許多魔樣的經卷,這些古書談論失去的科學,一定幫過拿斯特拉達馬斯學習時光投射的秘密。』

這些歷史性的記載,包括自動裝置、魔鏡、說話的石頭和古代電腦,指出了古代非凡科學的真實性,不管多麼神奇,我們須仔細研究它們,試圖找出新能源型式或新技術的線索。

然而,我們的世紀也是一個社會學相當發展的時代,在我們的歷史性過去之中,可以找出近六十年來才發展的『新』經濟型式。






2025年5月28日星期三

Roland Garros - Rafael Nadal Tribute Ceremony

今年法網開打前為 Rafa做咗個 tribute,仲請埋 big 4另外三個到場,其實又似係退休儀式,乜都好啦,he deserves it。

全場著晒大會提供嘅 red earth顏色 t-shirt,場面好壯觀。

Rafa都好激動,定感觸?keep住流眼淚(😄應該袋條手巾仔啦,成日見 d人上台喊都冇嘢抹眼淚鼻涕),啊,一個運動員做到呢個地步,之前所有辛苦都值晒喇。
















Roland Garros而家除咗 Rafa嘅 statue,仲將佢嘅鞋印鑲咗喺主場球網旁邊(點解唔搵個完整 d?定係咁先有美感?),經過咁多年,Rafa終於征服咗法網,最初,法網觀眾對佢都好 harsh㗎。














連差不多全人類都鍾意嘅 Federer都冇一個咁 grand嘅tribute啊!
個先係我想像中最適合 Rafa嘅退休儀式,thanks to Roland Garros !





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失去的文明 – 16 - 古代太空旅行

人類渴望飛行,不只是想在空中飛,而且還想到星辰中飛行,這在古代已表現出來了。四千七百年前的巴比倫『伊他那史詩』就含有『伊他那飛行』的詩句:

『我要帶你到阿努的寶座上去。』老鷹說。他們已飛了一個小時,老鷹又說:『往下看,大地變成了甚麼!』伊他那往下看,看到大地變得像座小山,大海像一口井。他們又飛了一個小時,伊他那再往下看:大地現在像個磨過的石頭,大海像個瓶。三小時後,大地只像個塵埃,大海看不到了。

阿努,巴比倫奧林匹斯山的宙斯神,是天國的主宰,而『天國』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太空。上面這一段太空飛行的描述,精確得就和人離開地球時的情景一樣。

伊他那騎在鷹背上,飛往阿努的寶座(另一個星球嗎?)是否就是史前的例子,或是空想呢,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呈現了由於距離增加,地球變小的實質觀念。

『此地沒有空氣,其深不可測,黑得就像最暗的夜晚。』這段話是一位太空人對黑暗、無空氣的太空的描述嗎?不是,這是取自埃及『死經』中的句子,有三千五百年之古老!

『伊諾克書』也包含有奇異的章節,這可能就是被主教和法師們視為偽經而加以否定的緣故吧!然而他們的聰明,現在會被懷疑,因為自從『伊諾可書』和死海卷軸以及其他聖經書一道被發現後;當死海卷軸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聖經,可以回溯到西元二世紀,取代十世紀的譯本時,伊諾可書就可以當做很可靠的來源,而被接受了。

底下是一些摘錄的句子:

而他們將我舉向天空⋯⋯(14章9節)
那兒熱得像火,冷得像冰⋯⋯(14章13節)
我看到發光的地方⋯⋯(17章3節)
而我來到深黑之地⋯⋯(17章6節)
我看到一個深淵⋯⋯(17章11節)

難道這不像是太空的圖像嗎?那是深淵之地,被太陽照到的一方熱得像火,另一邊冷得像冰,它也是太陽、月亮、行星和星星居住的地邊,這是伊諾可說的。他描寫他在星際太空中所見的反應是『恐懼籠罩着我』,最起碼,這位先知的話是相當引人興趣。如果說這些陳述是錯誤的,還有其他假設嗎?

在第二世紀,希臘作家盧西昂到小亞細亞、敍利亞、和埃及訪問,他寫了一本小說『歷史』,描述了在太陽神八號旅程之前的奔月景象:『我們在天空中過了七天和數個夜晚,到第八天,看到空中有個地球,好像一個大而閃亮的圓島,發散著明亮光芒。』

數世紀後,人們還以為月球只是一塊奶酪,學者們一定會譏笑這個地球月亮的觀念。是甚麼使得盧西昂將月球繪成一個天體,而要八天才能到達呢?它只是幻想而已嗎?或是埃及和巴比倫的聰明僧侶的宇宙科學,觸動了他寫這本航向月球的靈感呢?

中國歷史傳說提到后羿,這位堯帝的工程師,很熟悉天文學。在2309 BC,他決定騎天鳥到月球去,這隻鳥告訴他太陽升起,到頂點的精確時間。難道這是太空船的儀器,提供此種資料給史前的太空人嗎?后羿是被『龐大的發光氣體』發射到太空的,這是火紅火箭的噴氣嗎?

后羿飛入太空,在那兒『他無法感覺到太陽的運行』。這個陳述相當重要,因為只有在太空中,人才無法看到太陽的每日運行。

在月球上,這位中國太空人看到『冰狀大地』,在那兒有座『廣寒宮』。他的妻子嫦娥也從事太空旅行。按照古中國的作品描述,她飛到月亮,她發現『發光球體,像玻璃般閃亮,體積大而很冷;月亮上的光來自太陽。』

這是四千三百年前的老故事,却告訴我們月球上的訊息。嫦娥的月球見聞報導是正確的,太陽神十一號太空人發現月球佈滿玻璃狀的土壤,在陰暗的一邊很冷,比我們我兩極還冷。

中國文學家王蔡於第四世紀所編纂的『軼事纂編』,取自更古老的作品,包括了堯帝時期,后羿與嫦娥奔月以後的有趣故事。一艘龐大的船出現在夜晚海上,發著亮光,在白天就消失不見,它能航向月球和星辰,因此稱它為『星辰中的船』或是『月球小艇』。難道這是四千三百年前, 來到此地的太空種族嗎?這艘大船,能飛於天空,航於大海,整整出現十二年。

中國詩人屈原(340 BC - 278 BC),在離騷中有些句子,會使人想到是一段漫長的宇宙旅行:

『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追,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也許,太空旅行是數世紀來的夢,『路曼曼』,似乎是指太空人在星際太空中做遙遠的航程哩!

中國古書『詩經』提到,當天帝看到罪惡在人間不斷增加,『祂命令鍾氏和李氏切斷地球和空中的交通路線 –– 從此人們不再上上下下了。』難道這不是過去太空之旅的清晰描寫嗎?

經過這麼多世紀以來,我們很難知道古代太空船是用甚麼方法來推進,然而,古波斯伊斯法罕的公共浴池的描述,有助於解開此項神秘。

這個大浴池所提供的熱水,是以特殊的金屬製造的鉗鍋燒熱的,只用一根蠟燭的火焰哩!難道這是一種未知的合金,或是能將燭焰的熱量提高數千倍的神奇機械嗎?

伊朗政府於1962年在德黑蘭出版一本『伊斯法罕』書,承認此種發現對科學上的重要性:『當然,有人已挖開鉗鍋的位置,要找出其秘密,無疑地,奔月火箭的秘密燃料也會發現的。』

世界上談論天文的最古老書藉,是印度的『希坦他』,談到『西達哈』與『維雅哈拉』,也就是哲學家與科學家,他們能夠駕馭地球,『在月之下,在雲之上』。

來自印度的另一本書 –– 蘇特拉哈拉 –– 包含有遙遠過去的神奇描述,當人以太空船飛上天時,『天人』就從空而降。這是遺忘的過去存在著的太空雙線道嗎?

米索大學的哈里維巴教授,寫過一本書『利格維達』,提過遙遠的時代『神祗日常來到地球』,而且有『一些特權的人去過不朽的天堂。』這印度的傳說,支持了黃金時代,和別的世界的交通事實。

古梵文經藉提及『那伽』,意指蛇神,牠住在喜馬拉雅山的地下宮殿中,用發亮的明珠來照明,『那伽』是會飛的生物,經常在天空中飛。『那伽』的觀念在印度人心目中,根深蒂固,而且有關此主題的電影和舞臺劇,總是吸引著印度人。『那伽』的地下宮用鑽石點綴得燦爛非凡。這也許是一種太空基地,照明和空氣調節的神話想像,我們懷疑這個太空站是否仍在那兒。

婆羅門認為『伽魯達』神是一種人鳥,經常旅遊太空,婆羅門認為他經常去月球,甚至到北極星去,這個北極星距我們有五十光年之遠。

五十卷『馬哈哈拉泰』提及過別的星球生物:『無盡的太空,住有完人和神祗;那兒不限制他們愉悅地居住。』

十三世紀的『明智經』,是古印度的宇宙學經典,由西藏學者巴格拜喇嘛編纂的。這本書描述地球上的第一個人是如何被神祗創造出來,這個原始種族有飛天能力,但很不幸,到最後他們失去了在空中旅遊的能力。

這個傳說的姐妹作 –– 『西藏王族譜系』,是十四世紀的文件,但可追溯到第七世紀,這本書沒甚麼突出,只不過二千年前國王統治和重要大事紀而已,但它說到頭七個國王來自星辰,他們能『在空中走』。很明顯地,古西藏人相信來自太空的訪客。

發現於 1961年,蘇俄烏茲別克山脈的岩石繪畫,描述一個很有權威的人,站在被光線包圍的航具裏面,在他四周的人,似乎穿著奇異東西。由於缺乏其他的說明,它似乎可以猜想這個三千年老的繪畫,是描述一具降落的太空火箭,以及穿戴齊全的宇宙人。

八十年前,布雷蕭在澳洲金伯利西邊,李根河的源頭,發現了奇異洞窟繪畫,圖中的男女完全不像土著 –– 事實上,他們都是歐洲人的模樣。

女人有細緻的手、腳和奇異髮飾,一個有鬍子的男人戴著王冠。但是有另一個細長身裁的圖畫却是一個謎,他沒有眼睛、鼻子和嘴巴,他的圓頭像個鋼盔,就像個脖子上繞著帶子的太空盔,鬚狀飾品繞在臂上,一個奇異的橢圓形有兩根東西伸出來。

在這群人之後,是一條蛇,那是土著們遙遠過去的記號,在這記號旁有一段距離的地方,可以看到一個馬靴狀物體發著光線。這些都增加了澳洲洞窟繪畫的神秘。

這個圓頭生物,沒有眼睛、鼻子、嘴巴,相當引人興趣,有人認為如果頭盔上伸出來的玩意是天線,而臂上鬚狀物是電線,這麼這個馬靴狀物體不就是個太空船嗎?這個繪畫能使人聯想到澳洲的神秘奎里奎達,她來自何方,沒人曉得,然而奎里奎達的皮膚上覆滿了石英晶體,她會四面八方放出光線,她是過去太空之旅得女太空人嗎?

但是最神秘的就是歐洲人在澳洲大陸的出現,為甚麼單純的澳洲土著會將歐洲人看成是太空人呢?

古人真的和宇宙中別的世界有過接觸嗎?這個問題並不像它看起來那樣的荒唐。巴比倫、埃及、印度和墨西哥的僧侶都有過無法解釋的經驗,而世界各地充滿了星辰天使(生靈)、魔樣的圓圈、星辰的記號、某些無法解釋的公式,這些都是無言的證明。

古代占星家認為十二個黃道宮是天使們的寶座,以現代話來講,是不同階級的超級智慧。他們也有太陽系是單一星球的觀念。而且,古先哲也有宇宙進化的觀念,埃及人、巴比倫人、印尼人、希臘人、中國人都有相同的結論 –– 認為我們行星的進化,是在某個尺度的中間部份。

古典哲學家咸認為每一星辰都有智慧生物。阿契里斯、泰提斯、戴奧多拉斯、克萊西帕斯、亞里斯多德、柏拉圖、赫賴克拉脫、西塞羅、狄奧佛拉斯塔、辛普利西、麥克羅比斯、普洛克拉斯和普洛汀那斯,甚至早期的教會神父如奧立根、聖奧古斯丁、聖裁布羅斯等人,都有此種觀念,因此,在古代思想家群中,就有現代科學家的觀念 –– 宇宙是有生命的。

從文明露出曙光之時,人類都將行星聯想成神祗和天使,在古希臘、羅馬、巴比倫、埃及和印度,都是一樣。諸神的至尊是宙斯邱比特,其父為時間之神 –– 古羅諾 –– 他手中掌握世界的命運。在古埃及,克羅諾是被崇拜為曼斐斯的普塔哈。在中國,克羅諾(土星)是帝王之星。

由於木星和金星的明亮程度,它們在古代被選為制定法律的依據。但奇怪的是,土星的體積為太陽系中第二大的,僅次於木星,為何古人知道這個事實呢?

難道古代天文知識來自另一個星際文明?此種理論,雖然很牽強,至少在神話學的神秘上,傾出一點希望之光來。

天神下降的故事,俯拾皆是,新約也提過:『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如果天使真是上帝的靈使,他們就不會被設宴款待,然而路德却接待過兩位天使,並待之如上賓,這兩位天使又吃又喝,且具有實質的身體,因此,他們可能就是來自另一個星球的訪客。

在墨西哥的帕連科,有座繪著奇異記號的墳墓,它描繪著一個圓錐形物體,噴著火焰,一個人俯身向前,手中抓著平衡器。考古學家對這謎樣石彫沒有令人滿意的答覆。在一具馬雅石棺中,繪滿了太陽、月亮、和北極星的位置圖,呈現一幅宇宙圖像。這個墳墓及石棺的日期為 603 AD和 633 AD,在歷史的尺度來看,它們相當接近現代,然而埋在裏頭的僧侶是古代馬雅科學的守護人,他必定希望永遠保存原始歷史上太空火箭的記憶。

墨西哥人心目中的文化肩負人奎則柯特,被認為是從空而降的。他是來自太空的訪客嗎?

阿芝特克人在現在的墨西哥城,留下一個廣場,在那兒時常舉行儀式,帶著翅膀的人,由繩子繫在一個會轉動的十字架上,當他拉繩子,這十字架就會轉動,使這位鳥人飛上空中,有時他們頭朝下,宛如降臨地球的太陽之子,這個地方被西班牙人稱不為『伏拉多』,即『飛行』的意思,這個習俗沿襲迄今。

本世紀也有奇怪的事情發生。美拉尼西亞的『卡哥柯特』是一種土著的奇怪信仰。『卡哥』是『大鳥』帶給這些石器時代居民的人造物品,如刀子、罐裝食物、肥皂、或牙簽。事情發生在 1934年,當美國飛機被迫降落在叢林中,土著們將這事看成神的顯現。直到戰後,他們仍在建築『飛機跑道』,期盼大鳥帶『卡哥』來,他們甚至建了很多像樣的倉庫,準備貯存貨物。他們也見過飛行員的無線電發報機,因此用竹子也做同樣的模型,想和『神祗』保持聯繫哩!

由於基督教的影響,他們就把一些想法透過竹子的『無線電發報機』和耶穌述說。然而,在這些幼稚的信仰之後,他們有一些真實的基本觀點:『大鳥』(飛機)、『大船』(汽艇)、以及『卡哥』(白人的日常用品)。

同樣,在古代,當全然不同的技術人員乘坐太空船在地球上空出現,也會被古人當做『神祗降臨地球』的現象。難道這不是很合理的說法嗎?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失去的文明 – 15 - 史前航空器

塞爾可夫斯基說過,人先有了夢想,然後加以研究,最後才能付諸實現。今日,我們乘坐噴射機旅行,就是人類的夢想變成事實的例子。

世界上第一位飛行設計家為泰達路斯,他為兒子伊卡爾斯和自己做了翅膀,但是在飛行時,他的兒子飛得太高,而掉入海中,現在此地稱為伊卡爾斯海。四千五百年後的萊特兄弟是比較幸運的,因為在他們之前,基本航空技術都已發展出來。

有人會認為泰達路斯的故事屬於神話。然而他的同事 –– 諾索斯的工程師們 –– 却會用雙曲線建造水道,以適應水的自然流動。只有在長久的科學時代中,人類才有辦法製造此種流線,此種流線也是航行中重要的一環,由此可想而知,泰達路斯一定精通此道了。

培根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一句神秘的話語:『飛行機器相當古老,在今日也可做到。』像這種十三世紀的句子,實在相當令人費解,而且,培根確信在過去,曾有過在空中飛行的機器。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在他的時代中仍存在著飛行機器哩!這兩種可能性似乎十分牽強,然而歷史却充滿了在遙遠過去有過飛船的傳說。

赫米斯神穿著帶翼的拖鞋、帶翼的帽子,使他能以極大速度飛過高山大海,『然而,伊卡爾斯與赫米斯神的故事只是神話而已,』有人也許會這麼說,這是實在的,然而神話也常是歷史的標本,也是數千年前實際事情的唯一記錄。

也許,最令人震驚的是中國的年代志,約在舜帝時期(2258 BC - 2208 BC),不只建造了一個飛行裝置,而且也造了一個降落傘,這約和泰達路斯同個時期。

成湯皇帝(1766 BC)曾命紀光西設計一架飛行戰車,這位原始航空器建造者完成使命,並進行試飛,飛到了河南省,可是這個傑作却被成湯毁棄掉了,因為他害怕這機器的秘密落入歹徒之手。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皇帝和其哲人定擁有這飛船的藍圖,否則他們如何得來飛行的知識呢?

中國詩人屈原(300 BC)寫過他的飛行經驗,他乘坐一具翠玉戰車,以很高的高度越過戈壁沙漠,飛向西方白雪皚皚的崑崙山,他詳細的描述了這飛行器如何不受風力和戈壁的飛沙走石所影響,他如何的從事了一次飛行經驗。

在四世紀初期,高宏寫過中國直昇機的事:『有人用棗樹的內心部分,做了一些飛車,用牛皮繫住旋轉的葉片,使機器開動。』

147 AD,山東省有一座墳墓中,有龍車飛越雲層的石彫。中國民間傳說裏,充滿了關於飛車的故事。

飛行物的的確確在歷史的曙光中存在過,我們可以在梵文語文語詞『Vimana Vidya』中看出這兩個字意指『建造與駕駛飛船的科學』。

世界上最古老經藉之一,印度的『馬哈哈拉泰』曾談到『有著鐵舷與翼翅的飛行戰車』,這是一架飛機嗎?

『拉瑪雅泰經』描述『維馬那』是一架雙層圓形飛行器,有舷窗與圓頂,它以『風的速度』飛行,發出『轟隆的聲音』,我們實在無法說這不是現代的噴射機。古藉上也提到『維瑪那』如何地在雲端間飛翔,從此高度看來,『大海像個小水塘』,而且在裏面的人可以看到海岸如河流。

『維瑪那』存放在『維瑪那喀里哈』,也就是飛機庫裏,它們是用一種黃白色液體推進,供戰爭、運輸、和競技用。有人對這古藉的記載如此詳盡,感到很驚訝,並懷疑到這是作者的想像力,或是實際有過的科學黃金時代。

在古印度,六位年輕人造了一架可駕駛的飛船,它能起飛、飛行、和降落。『盤達呈特拉經』包含有這次飛行經驗的整個故事。史前飛船是用複雜的控制系統來操作,提供安全、快速和舒適的經驗。這是古印度的科學小說,或是失去的技術的記載?

古梵文書典有兩大類 –– 實際記錄的歸屬『瑪奴沙』,神秘與宗教文季歸屬『達瓦』。屬於實際記錄的一本書『沙瑪拉.蘇特拉哈拉』,描寫了各種高度的空中飛行,這本書包含二百三十頁描寫飛行機器建造的章節,它不僅提到起飛、數千公里的飛行、正常著陸與迫降,而且還提到飛機與飛鳥的可能相撞哩!如果這是古代的科學小說,那麼它就是有史以來最佳作品了。

空戰在歷史上的未知章節,也的確有過,同樣也提到化學戰和生物戰,『參哈拉』是一種飛彈,『娒哈』是一種會產生完全麻痺的武器。

金字塔經藉提到金字塔的目的是『通向天空』,人『可以爬上天去』,這是五千年前愛茜施神的想像。人類對於飛行的靈感,似乎與飛鳥的飛行一樣古老。

數世紀來,人類不只夢想著飛船,也嘗試去建造它們,從泰達拉斯弓賴納德,年代相當久遠,但是他們的概念是一樣的 –– 證明人類可以飛上天空。在今日這種噴射機充斥的時代,我們只能承認過去的人類實在相當可愛。

在我們這個超級世紀黎明時期,紐康教授寫過不可能有任何東西會使『人在空中飛行很長的距離』,並寫了許多公式證明他的觀點,萊特兄弟却忽略了這項理論,在紐康的宣言不久,就造了第一架飛機。 

在著名的太空專家歐柏教授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坐在一家餐館枱子上,侍者神色慌張地指著另一個枱子的人對歐柏說:『看他!這個瘋子說他要飛上天。』這位瘋子名字是齊伯林。(譯按:德國飛船製造者)

全球各地的神話傳說,都有關於飛行機器的奇異故事。1958年,史密斯參尼學院出版了一本美國、蘇俄、和印度考古學家研究的結果,指出在一萬年前,愛斯基摩人生長在中亞,他們如何來到格陵蘭呢?也許是徒步或用雪橇,但是愛斯基摩的神話說他們是被『大鐵鳥』帶到北極圈的。在威斯康辛的麥迪森附近,人們可以從很遠的距離看到地面上有著巨型石彫的鳥,從翼尖到另一端有六十二公尺,它們看起來很像飛機。

秘魯空軍航測的照片顯示,在納斯卡的台地上,有網狀線條和幾何圖形,這些線條是人工鑿成的,將黑色石頭從砂礫中移走,呈現出較明亮的內層 –– 這項工作一定花了好多年才完成。

在那兒除了有三角形和梯形線條外,還有動物和飛鳥的線條,這些線條相互間並無關連,而且和印加路也沒關係。在這個顯著的地圖上,駕駛員可以清楚地看到乾沽的河道。納斯卡線條的年代,估計至少有一千五百年,印第安人說這些地上的巨大線條,是印加人來到以前,另外一個種族所做的,但是令人疑惑的是 –– 這些圖形和線條,只能在三百公尺以上的高空才能看得完整,是誰做這些記號的呢 –– 天使?飛鳥?或者乘坐飛行機器的人?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這些滿佈標誌和信號的區域,相當廣大,有數百平方公尺的面積哩!

薩爾瓦多,發現一個古瓶,上面繪滿了飛行的人,難道這些航空器和納斯卡線條有任何關係嗎?

討論這些遠古飛行觀念,並不是不得其所。科學的進展有時被空中飛毯和戰車的故事,觸動了,這也是導致達文西開始研究理論空氣動力學的原因。

本世紀是科學與技術史的正午,但是必定有其他的日子,古代人民是第一個看到科學曙光的人,但是由於黑暗時代史之衰落,在短短世紀內,科學消散殆盡。

這些關於飛行的歷史記載與神話傳說,在古代星際旅行與太空船的知識開始建立之前,消褪得令人惋惜。



2025年4月9日星期三

畫畫 – 眼冤!(水彩)


三個幾月冇攞過 d畫具出嚟,睇吓我退步到咩樣!

Schminke on Saunders Waterford 190g Rough 7.5" x 5.5"


呢幾個月沉迷咗喺 threads度。

Threads真係好吸引,睇咗會發現:『吓?!原來有人會咁㗎?』逐個逐個 post掃落去,各有各神奇。回過神來,已經過咗兩個鐘,『😰吓??』然後開始另外兩個鐘😂,可能係我人生中第一樣令我不能自拔嘅嘢。

月中開始,阿 sir嘅 schedule轉咗,時間似乎比較啱我,希望可以上到堂啦。畫畫同做運動一樣,自己閉門造車冇乜動力,係要一班人,見人人都做到自己唔做唔得先會認真去做。(🤔咁我其實係唔係真係鍾意畫畫?)






2025年2月11日星期二

失去的文明 – 14 - 古人已掌握重力?

已知的最大力量是鎖在原子裏面的能。電磁力要比核能弱上一百倍,但是重力遠比電磁力要再弱上[10的 35次方]倍。

通常而言,最弱的力量是最難掌握的,因為我們對它很陌生。重力在物理上佔有一席重要之地,最不尋常的是原子世界的發現,並未解開重力的奧秘,反而在許多主要問題之內,又增加了更多的問題。

如果我們能克服重力,就能變成無重量,生活就要完全改觀。汽車、火車、輪胎、飛機、和火箭,都要陳列在博物館中了,綠草要生長在鐵路公路上,房子要飄浮在空中,而人類像鳥一樣的飛行。然而,這種神奇的日子似乎還太遙遠,因為雖然有數個國家在做反重力研究,重力的奧秘仍然未解。

我們熟知的一項定理就是重力隨質量而改變。明亮天狼星的朦朧伴侶,具有相當濃縮的質量,一茶杯那樣大小,就有十二噸重;然而比起仙后座的小星星, 一茶杯大小,就有五百萬噸重哩!

重力的性質和克服它的可能性,並不是一個謎,這在天文和航空上相當重要,如果反重力發現之後,可以節省數億經費哩。

最難採信的古代故事,就是關於飄浮於空中或是中和重力的力量。雷諾門在『迦勒底的魔術』一書中,曾提過古埃及僧侶能將數千人無法舉起的大石頭,飄浮在空中。

這就是巴具克被舉起的原因嗎?巨大的石板被泰坦神從採石場安置到巴貝克祭壇的底基,這塊石板有廿一公尺長,4.8公尺寬,4.2公尺厚,要四萬工人才能搬得動這塊巨石,問題是,它如何被舉起來?而且,甚至在目前的科技時代,也找不到一架起重機能將這塊獨石從採石場中舉起來!

有些阿拉伯的奇怪故事,談到埃及金字塔被舉起來,按照傳說,這些石頭用草紙包起來,然後由一位僧侶用棒子打擊,它們就變成無重量,在空中飛行五十公尺,然後祭師又如法炮製,直到石頭到達金字塔的位置。雖然古浮金字塔不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但它仍是地球上最大的石頭結構。

巴比倫書表說過聲音可以舉起石頭。聖經說到耶利哥以及聲音推倒城牆的故事。哥普特人的作品詳細描寫金字塔的石塊被頌詩的聲音所舉起。然而,以我們的知識水準來說,在聲音和無重量之間,我們無法建立起任何相關觀念來。

盧西昂(200 A.D.)證明了古代歷史上反重力現象的真實性,敍及他自己親眼見過的神奇事,那是在敍利亞的太陽神神殿中,『太陽神將僧侶留在地板上,飛昇而去。』

在『聖賢經 Shen Hsien Chuan』(400 A.D.)中劉安的傳記中, 提到一件昇空的逸聞。當劉安喝下他的道士藥酒之後,變得輕飄飄的,他把容器留在中庭裏,不久,狗和家禽舐留在杯中的藥酒,如歷史記載所說:『牠們都飛上天了,公雞在空中喔喔啼,狗在雲層中狂吠。』真是可惜,在那時候還沒有有聲電影將這景觀拍下來呢!雖然如此,也不要把這個中國的歷史記載當作絕無僅有的事,因為東方的許多故事都具科學真實性。難道我們今日未曾坐魔毯旅行,注視魔鏡表演嗎?

佛教闍陀迦本生經的故事,說到一顆明珠,如果將它含在口裏,就會將人昇上空中。

無重量現象對我而言,並不是神秘難解的,因為我們已習見太空中的天文現象。對於過去,許多人或物體被一種奇怪的力量舉起來的事實,必有科學上的解釋。

古代的科學家必被稱為魔術師,同樣地,昨日的魔術師也時常是一位科學家。第一世紀的哲學家,馬加斯的西蒙,就是這樣的例子,這位希伯來思想家說過『火是這個明晰世界的太古成因,它有雙重性格』, 這是物質原子結構的簡單定義。西蒙會用『魔法』表演一些奇異的事,他的傳記提到火是如何地被魔術師施用著。

有一個故事,談到西蒙在羅馬對數千人的演講,傳說中說『空氣神』幫助他使他飛上高空,西蒙是『深懂魔法的人』,雖然基督教歷史無法確定西蒙能力的來源,這位魔術師的確能失去重量,飛上天空。

400 A.D.的新柏拉圖派哲學家昂布里克,也知道人可以飄浮在空中,有半公尺高。

數世紀後,歷史也證明了飄浮的可行性。杜恒的一本書中曾論及阿爾瓦列茲神父的年表。在 1515年,阿爾瓦列茲神父描寫過一座在比善山上的寺院,在伊比斯德教堂附近,一個四英尺長的金棒懸在空中,有數世紀了,這項神秘吸引了許多進香客到寺院來,阿爾瓦列茲神父十分肯定這個現象尚無人能解釋。

約二世紀後,彭西特博士來到開羅,他曾在伊索比亞各地旅行,於 1698、1699和 1700年間都曾看到教堂右側這個飄浮空中的棒子,在他的『信扎』裏,彭西博士提到他要求寺院的僧侶,允許他檢查一下這個飛棒,僧侶答應了,這位法國博士就用手上上下下,四面八方的檢查一遍,他寫道:『面對這個神秘,我啞口無言,因為我沒見這如此神奇的現象。』

1863年,法國探險家學琴來到比善寺院,他也數次看到這個金棒飄浮空中。

羅馬舊教教會中,曾列出兩百位聖者,他們都是克服了重力的人。但是每位科學家都否認這個名人表,因為它來自宗教,會被看成帶宗教氣氛。它也包括了布魯諾和伽利略的例子。

300 A.D.,西班牙一位基督教傳教師聖克里斯丁那擁有反重力的神技,伊伯利亞的國王和王后們想蓋座教堂,但是有一根很重的柱子無法放在該放的地方,這位傳教師於午夜來到工地,用祈禱方式求神幫助,突然,這柱子頓入空中,直到清晨都在空中盤旋著,工人們就無困難地移動這根無重量的柱子,將它放到正確的位置。

在意大利卡西諾山上,有一塊大而重的石頭,傳說曾被班尼迪特(448 - 548 A.D.)舉起過,他是用中和重力的方法舉起的,這塊石頭要放在寺院的牆上,當時,工匠們無法將它移動,班尼迪特就是在石頭上做了一個十字記號,突然,毫無困難地,也沒有任何支助,他獨自將這石頭舉起。

斐迪南一世國王是那不勒斯特聖法蘭西斯的主人,透過一個半開的門,他看到這位僧侶在他的房間裏瞑想時,半浮在空中。

亞維拉的特烈莎(1515-1582)時常飄浮在空中,有一次在大主教訪問她時,她突然飛上天花板。

為了幫助十個人舉起一具十一公尺長的十字架,柯柏提諾的約瑟夫(1603-1663)飛了六十公尺,用他的雙臂舉起這十字架,並將它豎好。1645年,在西班牙大使晉見教皇時,他將自己浮在空中,並掠過所有賓客的頭上,到達一尊聖像的腳邊,這大使、他的妻子、和教堂中所有的人,都被這現象弄得說不出話來。

英屬印度時期,許多瑜迦修行者會升上天空或遁入水中,甚至在英國的刊物上報導過。

1951年,辛昔斯訪問尼泊爾政府,詢問他那位年輕僕人的事:『他的頭和手都在抖顫,他的臉都被汗濕了,發出不正常的聲音,他似乎不知自己在做甚麼 –– 我在八到十呎的距離,透過一扇門看他,這樣有十分鐘或一刻鐘之久,突然,手腳環住身體,浮升起來,有二呎高,不久又回到地板上,有如此重複兩次,他的手腳才分開來。』這個現象並不稀奇,辛昔斯先生不過是看到了反重力現象而已。

二千年前的古籍『希坦他』的傳說,精通高等科學等希達哈能變等相當的重,或變得輕如鴻毛。這個古老的重力觀念,提到重力的可變性,實在相當驚人,因為古婆羅門的經驗中,尚無物理上的觀念。今天,我們才知道物體可以變重變輕。

在1871年七月十四日的信中,林賽爵士提到他看到何米的奇異經歷:『我和何米先生、亞得爾爵士,以及他的堂兄弟坐在一起,不久,何米先生陷入催眠狀態,那時窗子是開著,我們看到何米飄到空中,飛出窗子,他保持那種姿勢有數分鐘之久,然後飛回房中,腳在前,坐了下來。』林賽爵士量這窗子的高度,離地面有廿三公尺哩!

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克魯斯,也看到何米的飄浮現象,『在三次機會裏,我看到保完全飛離地板,一次坐在椅子扶手上,一次跪在椅子上,一次是站著的。』他在1874年寫道。

反重力現象會發生在今日嗎? –– 發生在太空時代。夠驚奇的,答案是『會的!』

西瓦普拉於西印度的波那南方廿四公里,這個小村落也許擁有世界上的科學家正在尋找的鑰匙哩。在西瓦普,有一座回教清真寺,在這一層樓的建築物前,是一片綠草地,上面放著一個大的圓形花崗石,重約五十五斤。

一位有鬍子的回教高僧時常坐在神龕之前,或坐在草地上,讀可蘭經。當為數眾多的人 –– 來看孟買或其他地方的印度人、回教朝聖者、甚至國外來的旅客 –– 聚集在清真寺之前時,這位高僧就收起可蘭經,迎接訪客。

然後,這些人就圍著草地上的圓花崗石,但每次只準十一人,不多也不少。然後這位高僧就向十一位圍著花崗石的人說明一切,並要他們用食指觸著石頭大聲地唸『Qamar Ali Dervish』,當他們都唸完時,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 –– 這圓石像得到了生命,飛上空中,約二公尺高!這圓花崗石停在空中一秒鐘,然後碰的一聲落到地上。

另有一塊較輕的石頭,重四十一公斤,需要九個人用食指使它變成無重量。

如果超過十一人圍著這大圓石,這塊石頭就不會移動,如果人數少了,甚麼事也不會發生。而且,如果『Qamar Ali Dervish』唸得不夠響亮,這塊石頭仍舊停在地上。在這件飄浮事件中,有三項要素 –– 參觀人的食指、他們正確的數目(十一人或九人)、以及正確的唸咒音調。如果其中一項未能做到,反重力的神奇事就不會發生,這個現象通常一天發生六次。

科學要如何研究這現象,並找出原因呢?

美國作家兼社會學家辛克萊完全不信這回事,但有一次就在他的家中,他目擊飄浮現象,那是一群科學家和作家之間,一個人用神力將十五公斤的桌子浮升在辛克萊頭上二公尺半的空中!『我真想推開它。』辛克萊說道,並承認中和重力對科學的重要性了。

著名的探險家大衞尼爾夫人,死於 1969年,時為 101歲,她在西藏住了十四年,寫了一本關於她神奇經驗的書『西藏的魔法與魔術師』,她說:『撇開誇張,以我有限的經驗,我確信聽自一位值得信賴的喇嘛說人可以達到一種感覺不到自己體重的狀態。』

事實上,這位法國探險家真幸運,能夠看到一位夢遊的喇嘛,這位喇嘛幾乎變得無重量,在空中飄來飄去。她在西藏北部旅遊中看到一位喇嘛,跳得『像球一樣有彈性』,讀到這些文字,人們會想到阿姆斯壯在月球上的『袋鼠狀漫步』哩!

西藏人警告大衞尼爾夫人,當喇嘛在『施法』時,勿去禁止或干擾他,這會使他震驚而死亡。當這位喇嘛以不尋常的速度經過他們時,這法國探險家和同伴決定騎馬跟著去,不管她們如何地快馬加鞭,就是追不上夢遊的喇嘛!

大衞尼爾夫人將此飛行情形,做了很詳盡的資料。得到結論是,在清晨、黃昏、和夜晚,是飛行較適宜的時刻,中午及下午是較差的時刻,然而,太陽的位置和重力中間,也有一些相互應的關係哩!

此種力是由深沉有致的呼吸與心靈集中所產生的,經過數年的修練,喇嘛的雙腳不再碰到地面,他變得輕風飄骨,以極快的速度飛行。這是大衞尼爾夫人描寫的語句,而且,她又說,有些喇嘛會用重鍊子製造人工重力,為了不致飛上太空!

這位東方學者的工作,是在研究亞洲的克服重力的真相,這是亞洲人數世紀前就會的。

月球重力的不尋常現象,大家都已熟悉,但是月球上重力的反常卻是值得探討的,最奇怪的例子,是在加拿大新伯倫瑞克省,靠近蒙克頓的磁山,在那兒會使汽車失去動力,在山腳下,重力會失去本來的定理。當駕駛員關掉電門、放鬆煞車,汽車就會被看不見的力量拉到山頂,一般人認為那是一大塊磁鐵,剛好在這地底下,才會產生此種反重力現象。但是,磁鐵只會吸引金屬啊!

然而,磁山的磁力不只影響到像汽車這類的金屬物體 –– 也會影響木塊或橡皮球。甚至在某些位置,還會將水往上漂哩!

它也影響到人民,以及為測驗這不尋常影響力的人。

『在地下必有某種東西,你覺得它就在你的骨頭裡,會使你輕飄飄,幾乎叫你頭昏眼花。』一位旅客說。

另一位說:『當我四處走走時,它會令我旋轉,就好像在我額頭上。』

另一位描述磁山現象的人說::你會認為那是巨手在拉你的背。』

在此地,電磁和重力都相當反常,磁山的現象也許有助於解開反重力的奧秘。

數千年來,人們已有反重力的經驗,也許,古人會給我們一些線索,教我們如何掌握反重力,並運用在天文和航空之上哩!

(譯按:中國的輕功,遠比本文所敍述的還要令人激賞,然需,作者缺乏這方面的資料,誠為一大憾事。)





2025年1月28日星期二

失去的文明 – 13 - 遠古的電氣系統

1938年 – 1939年,德國考古學家柯尼在巴格達附近發現許多陶製粗口瓶,瓶頸覆一層瀝青,有根鐵棒插在銅製圓筒裏。他認為這是電池。是古代巴比倫的電池嗎?這種概念實在太玄了,它需要確認一下。

在二次大戰後,通用電器公司的葛雷先生做了一個二千年前電池的複製品,用硫酸銅代替未知的古代電解液,這個古巴比倫人的姐妹電池體積很大,試驗結果,它竟可通電!這證明了巴比倫人真的使用過電。在這個區域,更多的電鍍物品被挖掘出來,可以猜測,這個電池是用來電鍍的。同樣的粗口瓶也被發現,可以知道僧侶和工匠將此知識當作商業秘密。這些電鍍品的日期確定為 2000 B.C. – 那就是說,它們比柯尼發現的陶器玩意還要早上二千年。在此要說明的,電鍍知識是在十九世紀初期才被介紹出來,再一次,我們知道,這種四千年前的技術在現代又重被發現。

古巴比倫電池的出現,指示了在古代必有某些電器裝置被使用著,蕭烈特博士也在古埃及發現電氣裝置的證據,也許它可以解釋為做祭祀式時,愛西絲女神眼中發出的神秘閃光。

古典作家也對古代不滅燈的真實性研究過,很不幸地,找不出這些燈是用電來燃點,或是用別的能源來燃點。

羅馬第二個國王龐培留斯有個萬年燈,在他聖殿的圓頂上閃亮著。波盧塔克也寫過一盞燈,在亞蒙的聖殿裏點燃著,其僧侶說這盞燈數世紀來都一直亮著。

魯西昂(120 - 180 A.D.),這位希臘有名的諷刺家,曾描述過他的神奇旅行。在敍利亞時,他看到女神希拉的額頭上,有一顆閃亮的珠,在夜晚,它的光照亮整個聖殿,在同一區域,在巴貝克的太陽聖殿中,又有另一種型式的燈 –– 發著閃光的石頭。

按照保塞尼亞斯(200 A.D.)的敍述,在蜜娜瓦聖殿裏有一盞漂亮的金燈,能整年亮著。聖奧古斯丁(354 - 430 A.D.)在他的一份作品裏,留下一個神燈的描述,這盞燈在埃及的愛茜斯神殿裏。聖奧古斯丁說連風或水都無法使它熄滅。在 600 A.D.拜占庭的賈斯丁尼安統治時期,於安提阿發現一盞不滅燈,一份古籍敍述它必定亮上五百年之久了。

在中世紀初期,一盞三世紀的萬年燈,在英國發現丁,它已點燃了數世紀。

當帕拉斯墓穴於 1401年,在羅馬被打開後,發現整個墓穴被一盞明亮的萬年燈照亮著已有二千年之久。

1485年四月,羅馬附近發現一位年輕女子的石棺,當她的屍體被移出時,這女子看起來她像裏活著,紅色的嘴唇、黑色的頭髮、和姣好的容貌,都不像死去的人,這是羅馬一件實事了。

有二萬人看過她,當她的壯麗墳墓被打開時,一盞明亮的燈嚇住了人們,它已燃燒了一千五百年了!

克契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在印度曼斐斯發現的一盞亮燈。

這可證明,從巴比倫的電池開始,在遙遠的過去,東方人也知曉電氣。

在他逗留於印度時,有人告訴他關於一卷古籍的事,現放在尤煞因的印度王子圖書館裏,列為『參希他經』,包含一段製造電池的文字:

『將清洗乾淨的銅片放進陶瓶裏,首先覆上硫化銅,然後是鋸屑,最後將水銀和鋅的混合物放在鋸屑上,避免極化,此裝置會產生能量,稱為『米特拉 – 瓦奴那』,水就會被這種電流分成『普拉那瓦尤』和『由他那瓦尤』,把一百個陶瓶連接起來,會產生很動人而具影響的力量。』

『米特拉 –瓦奴那』現在稱為『陰極 – 陽極』,而『普拉那瓦尤』和『由他那瓦尤』就是我們知曉的氧和氫。這本古籍也提到很久很久以前,在東方就使用過電。

在特利凡德蘭神殿中,倫敦新教傳教團的馬提爾先生看到『一盞大金燈,已亮了一百二十年之久』。

不滅燈在印度聖殿中的發現,以及有關那卡斯 –– 住在喜馬拉雅山地底下的蛇神和女蛇神 –– 的古老魔燈傳說,產生了在遺忘的時代中,有使用電燈的可能性,在『參希他經』中,有製造電池的方法,此種假設,就不會太離譜了。

歷史證明印度、蘇美、巴比倫、和埃及的僧侶,和大西洋彼岸的墨西哥和秘魯的僧侶一樣,都是科學的保存者,似乎在遙遠的年代,有許多受過訓練的人,在世界各地從事著拯救知識的工作,我們一直無法瞭解,克里特、安哥和猶加敦古城到底發生了甚麼事,使得他們傑出的文明一下毁棄殆盡。

如果他們的僧侶都有遠見,他們必看到此種命運,就會將他們的成果放到秘密的地方,如同蘇俄詩人布魯索夫在詩中的敍述:

『詩人和哲人們,
是秘密信仰的守護人,
將他們明亮的火炬隱藏在沙漠、墓穴和洞窟中。』

他們古典的科學仍舊存在於今日。1966年,作者來到喜馬拉雅山的古盧谷。在古盧城中,有一盞明亮的古燈掛在山上,那是奉獻給希凡神的,它的特徵是在神殿附近豎立著一根十八公尺長特鐵柱,在閃電交加之時,鐵柱尖端會被『天神吩咐』而發光,並傳下來,打到希凡神像的底部,希凡神像的碎片亮被僧侶收齊,做下一次『禱告』用。這個習俗在無法記憶的時代就存在著,這可解釋為印度在很古的過去實實在在已知使用避雷針。

西藏也有一盞神奇的燈,已點了很久的一段時間,休可神父(1813-1860)於十九世紀曾到亞洲旅行過,留下一份他親自見過的不滅燈的描述。

在澳洲,作者知道在新幾內亞西半部中,靠近維黑明山的叢林裏,有個部落,那是和文明隔絕的部落,它有『人工照明系統,在二十世紀中並不特出』。這是1963年,唐尼先生特敍述。

特拉德在登山時,說他們在失去文明的小人族中『看到許多明亮月亮在空中,徹夜都放著很大的光芒』,這些人工月亮是鑲在柱上的大石球,在日落後,他們(這些土人)就用一種奇異的像霓虹光的東西點燃這些燈。

埃得利斯是一位有名得澳洲作家,他和拖利斯島民住在一起,在他得『正午大鼓』書中,他敍述了關於『布雅』得故事,『布雅』是一塊圓石,放在一個大的竹孔裏,在島上只有三個這樣的石頭,當酋長將這圓石指向天空,就會發出綠藍色閃光,這種『冷光』很明亮,使人無法張開眼睛。這個拖利斯族的『布雅』,真可使人連想到維黑明的『月亮』。

相同的發光石頭的故事,從太平洋的彼岸也出現過,南美洲巴拉圭河源頭附近,聖提那拉曾有過探險,在他的編號1601的日誌中,他繪下了當地的地形,並說:『在一根 7.75公尺長的竹竿上,有個大月亮,照亮整個湖面。』

五十年前,費西特上校碰到一位馬突格羅索土著,告訴他有關神秘冷光曾在一座叢林中的廢城,被他們看到過,英國作家史班賽說:『這些人有個明亮光源,對我們來講相當奇怪 –– 事實上,它們是文明的遺物,它保存了古老的知識。』費西特開始相信費上校特話語,因為他花掉一生在做此種探險。

電氣是一種新發現,因此這些關於萬年燈的報告曾炸開了人的思想,古人也許擁有另一種能源來點燈,也說不定。




2025年1月23日星期四

失去的文明 – 12 - 古代地理知識

雅典斐羅翠拉特的『阿波羅尼的一生』書中,有一段很奇妙的情節,指出了古代地理上深信不疑的知識:『如果大地可和水相比,我們就能證明大地所佔面積較小。』

如果古希臘人、克里特人、或腓尼基人不錯航行過大西洋或太平洋,斐羅翠拉特如何知道,海洋覆蓋著地球表面的大部份?

柏拉圖必定熟悉我們地球的大體積,以及另外的大陸,因為他在『Phaedo』書中說到地中海的居民,只『佔有地球的一小部分』而已。

『在我們居住的世界之外,尚有一種以上的世界居民,行為和我們不同。』斯特雷波如此地說(100 B.C.),他甚至提到在雅典往西的方向 –– 橫過大西洋 –– 必有別的種族住在溫帶地區。很明顯地,這是指北美洲。

然而,在哥倫布的時代,每個人都相信地球是平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在它們走得夠遠的時候,就會落在這個平面的邊緣,很多人懷疑到橫渡大西洋航行是很困難的事。

從這些歷史事實來看,可見古代人民在地理上的知識,遠遠超過十五世紀的歐洲人。

希羅多德告訴我們,500 B.C.小亞細亞古希臘統治者阿里斯塔格拉,擁有一知繪滿土地和海洋我青銅板,這也許就是除了巴比倫的泥板外,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圖之一了。

只有在他們已明瞭如此遙遠的地方的情形外,古代人民才會描繪得出如此精確的地圖。古代地理和天文學家(330 B.C.)馬賽的畢息斯,曾航行到大西洋的北極圈,並對午夜的太陽做了科學的解說。

難道古代學者知道美洲?辛尼卡(100 A.D.)在他的有名詩集裏,曾確認此種假設:

時間快到了
當大海的繫帶
繃緊的時候
大地就呈現出來,
泰菲斯就要發現新大陸,
在『突爾』的另一邊。

新大陸『在大陸的另一邊』,突爾就是冰島,另一邊除了格陵蘭外就是北美洲,而泰菲斯是傳說中的『亞哥斯』船的舵手。辛尼卡的詩句,已揭示了數世紀後『新大陸』的名稱了。

在 500 B.C.,柏拉圖曾寫過有關大西洋船美洲的話語:『在那日子,可以從一島的地方向西直行,橫過大西洋,橫過你所稱的赫邱利之柱(譯按:即直布羅陀海峽),由此可以到達另一個島嶼,由這個島嶼,你可以到達大洋圍繞的一塊大陸。』

這話語可以看出,在直布羅陀海峽之外,在加那利群島和亞速群島之外,橫過大西洋,可以指向美洲大陸。這實在是二十五世紀之前的驚人陳述,古人也許已知道美洲的存在了。

印度殘存經籍『普拉那』提到普西卡(一個大陸)有兩塊瓦沙斯(土地),躺在梅努(北極)腳上,這個大陸面對著克西拉(一片牛奶洋),這兩塊土地形狀像弓。神話上的虛構嗎?不是。婆羅門經籍提到美洲大陸(普西卡),它的兩塊土地分開的,北美和南美(兩塊瓦沙斯),美洲確是面對著北極海(牛奶洋)、北美和南美的彎曲狀,就如普拉那所說,像弓。

在這個印度殘存經籍的書響(?)之後,產生了一項問題 –– 婆羅門從那裏來的有關美洲及其形狀的知識呢?地理探險全靠運輸和工具,但是在哥倫布之前 1,500年,·印度沒有遠航的船隻。再一次,在科學史上,我們再度遭遇難解的神秘。

一部古老的西藏經籍,包含有一張奇異的表格,那是一塊精工細鑲的方形和長形符號,有著未知符國名。當這張圖附上四個座標點時 –– 東在上、西在下、南在右、北在左 –– 蘇俄哲學家可奈索夫說這是一張地圖,他在上面找到一個關鍵,並確定了西元前四到七世紀符波斯城、亞歷山大城、和耶路撒冷;也確定了巴格達、巴比倫、北波斯諸國,以及裏海。

發現證明了西藏人的地理知識,以及他們在數世紀前和波斯、埃及通商的事實。直到現在,東方學者仍是深信不疑。

耶魯大學編號1440的地圖,證實了北歐海盜在四百年前說來過格陵蘭和加拿大,這早在 1492年西班牙人在聖薩爾瓦多登陸之前。夠奇怪的,為了他們的航海,北歐海盜使用日長石或特別特晶體來做方位指標,這種特殊晶體如果對準太陽會改變顏色的。

蘇俄亞則拜揚科學院,於 1964年做了一次發現,證實十三世紀學者杜西早在哥倫布之前二百五十年,就知道美洲的存在。天文學家也提到在他一本書中的『不朽地』,是指南美洲東岸。杜西在那兒得到這個遙遠大陸得資料呢?在十三世紀時,地中海上得船隻太小,無法從直布羅陀到巴西,橫渡大西洋哩。

十六世紀土耳其製圖大師雷斯將軍,編了一本地圖,稱為『大洋之書』,裏面有二百一十張很細緻的地圖。

土耳其國立博物館存有兩張雷斯將軍的古地圖,年代為 1513年和 1528年。年代 1513的一張上面有英國、西班牙、西非洲、大西洋、北美一部份,以及完整的南美東半部的輪廓,在地圖的底端,有著南極大陸的海岸線,在非洲下方向西延伸。

第二張地圖,年代 1528,顯示著格陵蘭、拉布拉多半島、紐芬蘭、加拿大一部分,以及北美到佛羅里達的東岸。這些地圖地理上的投影,在最近幾年以前,根本尚未認定出來。有名的瑞典探險家和先哲諾丹斯可花了七年的時間,試圖解開這個投影,他的工作由美國繪圖師馬雷利完成,他是美國海軍水道測量局的一員。

最傑出的發現,就是這兩張地圖包含很大的區域,歐洲、非洲和美洲的距離相當精確,在十八世紀以前,航海家無法測得如此精確得長度,換言之,這個十六世紀的地圖遠勝過日後得航海圖。

雷斯自稱,當他三十一歲時,他和叔叔凱爾船長於 1501年船西班牙人作戰,在一次海戰中,他的抓到一位西班牙水手,在他身試有一些罕見的地圖,這位西班牙佬告訴他們,他是哥倫布探險員,他們就是用這些地圖才發現美洲的。果實如此,哥倫布傳記執筆人卡沙所說的話,就很清楚了:『他很確定自己會發現想發現的,好像他擁有一靚鎖著的箱子的鑰匙。』

雷斯透露這個地圖的故事,這是引述自這位西班牙海員的:『有些亞歷山大大帝時代的書被運到歐洲,在讀過之後,哥倫布就用西班牙政府提供的船隻,出發而發現了安替到斯群島。』

說起來真夠奇妙,這些地圖可以回溯到希臘或亞歷山大時期,經過研究之後, 土耳其的亞菲提那教授說:『今日,我們可以證實,雷斯偶然擁有這些地圖,是一項重大的發現。』這兩張地圖,年代為『一五一三』和『一五二八』,產生了許多疑問。雷斯時代的航海家如何得到如此精確得測繪技術?古希臘人到過南美洲嗎?為個『一五一三』得地圖,不僅顯示南美洲的海岸,還標有那個大陸未探險過的河流 –– 奧利諾科河、亞馬遜河、巴拉那河、烏拉奎河、及其他河流呢?雷斯如何曉得不凍的南極大陸?

現在讓我們回顧一下新大陸探險隊的航海旅程。哥倫布在 1492年到 1498年間,三次航行的目的地是巴哈馬、波多黎各、和海地。1501年,維斯卜西從巴西海岸往南航行到拉巴拉他河口,今日的蒙特維多(烏拉圭首都 –– 譯按)。1519年麥哲倫步他的後塵,並進入太平洋環繞世界。不論是維斯卡西或麥哲倫,都未探險過南美洲的河流,他們也未携出內陸的任何測量結果。

然而,『一五一三』地圖却顯示了巴西的內陸,這個地圖是在麥哲倫歷史性航行之前六年,顯示了蒙特維多到巴塔哥尼亞(在阿根廷和智利的南部 –– 譯按)的海岸。是那位探險家繪出了雷斯地圖上的海岸線呢?

柯是斯於 1520年登陸墨西哥,這是雷斯地圖完成之後七年。匹則羅於 1531年佔據秘魯,那是在這個地圖發現之後八年。

南極大陸是在十九世紀發現的,很奇怪的,古代的雷斯地圖顯示南極大陸是在非洲正下方,完全不答極地的冰,甚至還指示出山脈的高度,其中有些山脈高度現代尚在測量哩!

雷斯地圖之謎仍舊是科學上的挑戰。到底是誰從事地理上的測量,並繪下如此精確的古地圖呢?

要是如同哈固特博士在他的『地壳漂移』書中所說:『南極大陸的地圖,是在這土地尚未結冰之前,精確繪下的』,如果這話是真的,那麼雷斯的地圖必定是數千年前的地圖複本,美國地圖測繪專家馬雷利,對此更奇上了神秘話語。他說:『我們不知道,沒有飛機之助,他們如何繪得如此精確。』

無疑得,土耳其雷斯將軍必擁有一些很古老得來源,而他也承認:『在繪製這些地圖時,我使用了大約二十張古老我海圖以及八張阿拉伯和亞歷山大大帝時的老地圖,在這上面,整個人類居住的世界都已知曉。』然而另一張地圖,編號一五三一的,也哥文置在這土耳其測繪大師的同一目錄之中,南極大陸的輪廓,也呈現在這老地圖上。其上還有河流,顯示南極在古代遠比現在溫暖,山脈也同樣在這地圖上,現在是被厚厚的冰層覆蓋著。這些文件又是另一項神秘,因為南極大陸的探險,在十九世紀之前,根本未曾展開。

一五三一號地圖屬於費諾的,在研究過這張地圖之後,美國空軍航測組組長巴羅上尉,於 1961年做了下列陳述:『我們的意見是,費諾的地圖相當精確,無疑地,它也是從精確的南極大陸地圖原本中,摹擬出來的。』

編號一二八零的齊諾地圖,顯示著格陵蘭沒有冰層,也是一件神秘事,其上也繪著山脈與河流,可見齊諾地圖的來源是相當古老,而且格陵蘭的地圖一定是在一知溫暖氣候時繪製的。

從這些地圖可以得到結論,那就是古代必存在一個未知的文明,他們有遠洋船隻,科學家具有優秀的天文、航海、和數學知識,要從事這些古代極地探險的船隻,一定相當大而且堅固,遠勝過古埃及、腓尼基、希臘、和羅馬人所擁有的。

哈固特教授的觀點相當合理:

『這些地圖的證據顯示,在遙遠的過去,在任何已知文化崛起之前,就有了全球性的通商,或者,有一種世界文化。』

他相信當石器時代的人生存於歐洲時,在別處定有更高等等文化存在著,如同今日我們這個科技時代中,在新幾內亞和中澳洲,尚有石器時代土著生存著一樣,在遙遠的過去,相同的情形也會發生。

有一本書,是比較雷斯、費諾和齊諾的地圖,稱為:『伏尼克手稿』,是一位紐約古籍收集家伏尼克,在 1912年發現的。這些地圖都是鎖在羅馬附近一座古城堡內。在 1665年,一位學者克契爾從一位朋友那兒得到它,那位朋友說:『這些玩意示屬於任何人,除了它們的主人以外。』

這個比較地圖的手稿也是一個謎,雖然賓州大學紐福教授企圖去解開這個謎,他的一些結論却不被接受。RCA的 301型電除計算機也曾被用來譯解這本手抄的圖表,但仍無法揭開奧秘。

伏尼克手稿有 250頁之多,包括你讀這本書時的版式,大部份書頁,有些彩色圖片,有三十三頁正文,按照紐福教授的看法,這紙張、墨水、以發繪圖的方式,屬於十三世紀的東西。

這本書相當奇妙,包含了植物、天文、生物、和藥劑方面的主題,也有一些只有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的葉除和樹根橫斷面。然而直到十七世紀之前,顯微鏡根本尚未發明哩。有張圖繪著有八隻腳的生物、一塊厚雲中間有個星星,在上面還有一些文字。紐福認為這物體是個三角形代號,『肚臍是飛馬座、腰帶是仙女座,而頭部是仙后座。』這個圖表就是仙女座大星雲,沒有強力望遠鏡是看不到的。

經過賓州大學杜立德教授二十次的研究之後,認為『無疑地,這是一個星雲,繪下它的人必須擁有一個望遠鏡。』但是,如果這個人沒有望遠鏡,他如何在這儀器發明之前能看到仙女座星雲呢?而他沒有顯微鏡,如何研究植物的橫斷面呢?

換言之,如果寫這本『伏尼克手稿』的人,實際些擁有顯微鏡和望遠鏡,那麼科學史就要修正了,要將這些發明回溯到三個半世紀之前,也許培根是這些儀器的發明人,那麼培根如何得到有關微小宇宙和巨大宇宙的知識呢?如果這是來自古代煉金術士的著作,那麼他的發現來源必屬一種秘密科學,來自無法記憶的年代。在此種神秘文件 ––伏尼克手稿 –– 的實例中,還有一點要提的,就是於 1962年,這手稿在紐約拍賣金額達美金十六萬元。





2025年1月1日星期三

失去的文明 – 11 - 天文的未解之謎

1877年,美國海軍觀測所所長赫爾先生,發現了火星的兩個月亮 –– 赫伯與戴模。

實在夠奇妙的,十五世紀的『伊利亞德』史詩,談到了戰神(火星)的兩位伴侶 –– 赫伯與戴模。難道古老的傳說將火星的衛星賦予形象化嗎?

約在發現火星衛星的二百五十年前,刻卜勒(1571-1630)留下了伽利略在天文上的資料:『恭喜你們,戰神的兩位雙胞子孫。』很顯然,刻卜勒知曉『火星的兩位雙胞胎』!

柏格拉克(1619-1655)在他的『另一個宇宙』也提到火星的兩個月亮。瓦爾泰也確認火星有兩個衛星:『在火星邊緣,有兩個月亮在軌道上,它們曾避開了我們的天文學家的觀測。』他在『微小的百萬』書中如此寫著。

在『格列佛遊記』書中,描寫了一種由磁力控制住的太空浮島,在此無重量的『太空平臺』中的科學家,提到火星的兩個月亮。史威夫特稱他們其中之一為『小星星或衛星』,從火星中心算起,在三個火星直徑的距離下,環繞著火星。另一個在五倍火星直徑的距離下圍繞旋轉,而戴模軌道的實際距離又小於三又二分之一個直徑,赫伯小於一又二分之一距離。這是事實,如同美國天文學家利維特所道:『在此假設和實際上的之間,有如此密切的關係,實在是觀測上的驚人事件。』

史威夫特、瓦爾泰、柏格拉克、和刻卜勒的先見,常用此種方法來解釋 –– 地球有一個月亮、木星有四個(當時所知),因此火星就該有兩個。不管這種信仰如何,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的作家們,有時會打擊此種理論標的 –– 這個行星有兩個衛星,而且,它們是太陽系中三十一個衛星中最小的一個。赫伯也是太陽系中最快的月亮,它以七小時三十九分繞火星一周 –– 遠比火星自轉還快,這個現象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是獨一無二的。

有人會想,也許古希臘人承襲了關於火星月亮的傳說,這來自一種未知的原始科學根源。科學上的事實隱藏在他們的戰神和兩位伴侶 –– 赫伯和戴模 –– 的傳說之中。火星有兩個月亮的故事,在二百年前談起來,真是令人神迷之至,然而,更為奇妙的,是火星月亮的相對例子,我們要談談金星月亮的奇異例子。

在1672年1月25日清晨,偉大的天文學家卡西尼,他是發現木星紅斑點的天文學家,看到金星附近有個小物體,他看著它有十分鐘之久,但決定暫不對外公開這金星月亮的發現。在1676年8月18日上午四點十五分,他又再度看到它,這衛星很大,有金星的四分之一大,距離金星有五分之五的直徑距離,金星月亮和母星一樣有盈虧現象,卡西尼研究它達十五分鐘,留下完整的記錄。

在1740年10月23日,英國的蕭特發現『一個物體』靠近金星,直徑有行星的三分之一,經由望遠鏡觀察它達一個小時。

1759年5月20日,德國的梅爾看到一個天體在金星附近,他看了半個小時。

1761年,蒙恬(秦朝大將)發現一個彗星,懷疑自己是不是看到了金星月亮,他自己在三月三、四、七、十一日都看到它。

1761年2月十、十一、十二日,馬賽的拉格蘭奇,後來成為柏林科學院院長,曾報告他看到金星的衛星。

同年三月十五、廿八、廿九日,法國的蒙巴龍透過望遠鏡,看到金星的小行星。哥本哈根的羅基在1761年六、七、八月間做了八之觀測。這些天文學家的努力,到最後得以如願,那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將金星的月亮命名為『達連勃』,紀念法國先哲達連勃的。接著哥本哈根的基督徒何利伯,在1768年一月三日研究金星衛星,最奇妙的事發生了,遠比聯邦調查局曾辦過的案子還要懲疑 –– 金星的小孩整整消失一個世紀!

在1886年,它再度出現,當時,天文學家何索看到這小愛神有七次之多,他甚至為紀念埃及女神而命名它為『妮施』。

1892年8月13日,美國天文學家巴納看到七等光度的物體,靠近金星,他根本不相信金星月亮的故事,他的報告相當可信賴,因為巴納教授是木星第五顆月亮的發現者,也是蛇夫星座中一顆星的發現者,當第五顆木星月亮仍舊繞著母星旋轉時,這個金星的雙胞胎再度消失了。

一百年來,天文學家也在注視著這個愛神的私生子,但並未成功,在許多天文學家看來,是相當難解的。

難道是正規的行星被錯誤的估計發現,或者是錯誤的行星被錯誤的估計發現,或者是錯誤的行星被正確的估計發現?這實在很明顯的,四十年前,經過唐堡博士的計算,認為海王星的奇異運行,在它之後,必有另一個星球。他在1930年,將望遠鏡對準了正確的位置,發現了冥王星。但現在,這些年來,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不會影響到海王星和天王星,因為它太小了,這個星球的發現是一項怪誕的自信,他們都咸認如此。這個教訓是 –– 有時在你的史學上會發生錯誤,這個錯誤可以用在這個例子上。

現在,我們轉向天文學最大的事件之上。1859年3月26日,法國的拉斯卡保特博士看到一個運行中的天文物體,在太陽的盤面上,有一小時又一刻鐘之久,巴黎觀測臺臺長利維爾,拜訪拉斯卡保特博士,為的是核對後者的觀測、計算和背景,他詳詳細細而不留餘地的去核對,利維爾很滿意這次的面晤,並下個結論,說一個水星內的行星被拉斯卡保特發現了,他計算其大小為水星的十七分之一,它們軌道等於我們的十九天,命名為『火神』。

拉斯卡保特博士將他的發現,於1860年一月發表於巴黎學院,頓時,拿破崙三世授他為爵士,當時法國人沐浴於這個天文發現的榮光之中,火神却突然拒絕在望遠鏡之前出現,和金星的月亮一樣消失不見了。但這個例子指出,它不只是一個月亮消失而已,而是整個行星的迷失走誤!(迷失走誤,原文真係咁)

然而,不用擔心,1878年,密西根大學的華生教授宣稱發現二個『火神』,而不是一個!一位著名天文學家史威夫特,也在柯羅拉多特匹克峰上看到火神。史威夫特不是一位普通的看星人而已,他在星雲上的工作成果,被天文學家們接受且承認了。

要說這些天文學家全屬幻覺,是不可能的,而拉斯卡保特也得到一個子虛烏有的頭銜。這些觀測,無疑地,都是天才的事,但我們始終不知道,1859年,靠近太陽的物體是甚麼。它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小遊星或是巨型太空平臺嗎?而金星的月亮是飛行於銀河中的巨大太空城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