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看到這個臺大課程,網上有講課視頻和講義,看了一下視頻,講者歐麗娟教授的國語竟讓我聽懂八九,真的很開心。
為了不要看完視頻就忘掉,我試著像上課般寫點筆記,加深記憶之餘,亦可以後重溫。
筆記裡當然主要是教授的話,但有些是自己的想法,我都儘量記在()中,不過教授的話經我理解再寫出來,有時也會混雜在一起了。
課程共有185個單元,希望真的全部都能看,也希望自己真的有恆心全都看完,並且能全都寫下筆記。
~*~*~*~*~*~*
『我們閱讀的時候都有一些盲點,而這些盲點都是來自一個人的特殊性格,來自於時代的某一種特殊風氣,然後無形中主導了我們怎樣去讀這一部小說,以及怎樣對這些人物跟情節發生詮釋,以至於這些詮釋跟感受在一個預設的前題底下被決定了,而不是這一部小說真正的內涵。』
所以,要正確地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應該:
1. 留心細節
會發現有些人物性格並非我們一向習以為常、想當然的樣子。
2. 以人性站在人物當時情境去思考
思考為甚麼這個人物會有這樣的反應,和背後的價值觀和思維模式。
日本的山本玄絳禪師在龍澤寺講經說:『一切諸經,皆不過是敲門磚,是要敲開門,喚出其中的人來,此人即是你自己。』
就是說,你是甚麼樣的人,你就會讀出甚麼樣的紅樓夢,因為你會以自己的價值觀去理解角色。
經典的意義在於它與讀者之間的激盪,召喚出讀者內在的自我。看看自己是怎樣去解讀角色、怎樣看待角色的處境,會發現一個自己從沒意識到的自己。
讀者的角色跟經典中的人物一樣重要,經典是一個封閉、固定狀態的存在,但若讀者能以從人物個性、處境、情境、人性各方面去理解角色,就能明白角色的心理狀態、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互動,從而令經典中的人物和情節活過來。
所以,作為讀者,應該客觀、中肯地去理解,不要想當然、妄下斷言。
對於這樣的經典,讀者需要怎樣去理解它呢?
在讀者的心態方面:
【小說的藝術】作者 Henry James:
『要說某些情節在本質上要比別的情節重要,這話聽上去幾乎顯得幼稚。』
『一部小說是一個有生命的東西,像任何一個別的有機體一樣,它是一個整體,並且連續不斷,而且我認為,它越富於生命的話,你就越會發現,在它的每一個部分裡都包含著每一個別的部分裡的東西。』
一位作者不會浪費筆墨去寫無為的情節,所以,每一段看來多沒趣味的情節都對整體有著影響,有些我們誤以為是『過場』作用的章節,往往就是一般被認為是『經典場面』的襯墊和底韻。
【文學的幻想】作者Vissarion Belinsky:『在論斷中必須避免各種極端。每一個極端都是真實的,但僅僅是從事物中抽出的一個方面而已。衹有包括事物各個方面的思想才是完整的真理。這種思想能夠掌握住自己,不讓自己專門沉溺於某一方面,但是能從它們具體的統一中看到它們全體。』
我們讀書不單是為了認證我們已知的事物,而是要放開眼光,認識我們所不知道的方面,因為所有事物都是立體的,從各方面去理解,才能達到真正的認識。
這種態度,不單讀書,用到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一樣合適,凡事都不要以偏蓋全,不要抱著『極端』的思維和態度,『極端』的確是比較亮眼,亦不能說是錯,可是『極端』祇是擷取了事物的一個特定狀況,並不全面,在事物本身來說沒有代表性。
【生命裡不能承受的輕】作者 Milan Kundera:『我小說中的人物是我自己沒有意識到的諸種可能性。正因為如此,我對他們都一樣地喜愛,他們也都同樣的讓我惑到驚訝。』
不要認定作者的價值觀,讀者對作者的價值觀沒有了解,小說是一種創作,作者沒有必要賦予角色自己的價值觀,而且一位作者創造那麼多角色,不可能全都有著同一種價值觀。
還有一點,就是作者本身的潛意識。就算作者想把自己的價值觀加諸角色身上,潛意識的作用也會令讀者對作者的價值觀產生誤解。
再者,作者以自己價值觀主導一部小說,也不會是好的小說。一部好的小說應該是『廣貌』的,能夠開展人性的各種可能。
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角色都有自己的生命。很多有名的作者都曾說過,寫著寫著,情節如何發展已經不是自己能完全操控,因為角色都有了自己的生命,會作出相應的反應,不是作者所能干預的,角色是在透過作者這個媒介來展現自己。
所以,在這情況下,參考作者的價值觀來看待角色是沒有意義的。
就如【紅樓夢】中,讀者不能、亦不需要妄下判斷,認為某一角色言語行為符合作者價值觀而覺得就是這小說想表達的思想。
(讀小說,其實就是以自己的人生觀,結合角色遭遇,去旁觀、論斷一場虛擬的經歷,從而領略到自己未發現的一面,對自己多了了解,亦可以窺探人性的各種可能性。)
【生命裡不能承受的輕】作者 Milan Kundera:『音樂的複調,是同時發展兩個聲部(兩條旋律的線),儘管它們完美的連結著,但卻又保有它們相對的獨立,……所有主張複調曲式的偉大音樂家,都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聲部之間的平等。』
就如前蘇聯學者巴赫金的『複調小說理論』,一部好的小說除了主線,會有其他旁枝,獨立發展之餘,也對主線發生影響,互相烘托構成一個有深度、立體的故事。
假如作者把太多個人的價值觀投入到故事人物身上,衹能寫出『單一價值觀的獨白型小說』,巴赫金認為這是比較低層次的。
以上述原則看【紅樓夢】
【中國敘事學】作者Andrew H. Plaks:『曹雪芹將「真假」概念插入情節––通過刻畫甄、賈二氏及「真假」寶玉,通過寫實的姿態––而擴大讀者的視野,使其看到真與假是人生經驗互相補充,而非辯證對抗的兩個方面。「太虛幻境」的坊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毋寧說是蘊含著這一意思;而〈好了歌注解〉中「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句,更可以說暗示著二元取代的關係。這樣解釋,似乎才符合賴以精心結撰全書的補襯手法。』
書中一直都有著各種對照,『真假』、『有無』,人物上看,黛玉跟寶釵、晴雯跟襲人,性格上也是一個對比,即是『二元補襯』。
『你方唱罷我登場』,正是說沒有單一的主角,每一個人(角色)在特定時刻都是主角,都在情節中發揮了作用。
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史論】:『由於讀者一般都是同情失敗者,傳統的中國文學批評一概以黛玉、晴雯的高尚與寶釵、襲人的所謂虛偽、圓滑、精於世故作為對照,尤其對黛玉充滿讚美和同情。……(寶釵、襲人)她們真正的罪行還是因為奪走了黛玉的婚姻幸福以及生命。這種帶有偏見的批評反映了中國人在對待【紅樓夢】問題上長期形成的習慣做法。他們把【紅樓夢】看作一部愛情小說,並且是一部本應有大團圓結局的愛情小說。』
『除了少數有眼力的人之外,無論是傳統的評論家或者當代的評論家都將寶釵與黛玉放在一起進行不利於前者的比較。……這種稀奇古怪的主觀反應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樣,部分是由於一種本能的對於感覺而非對於理智的偏好。……如果人們仔細檢查一下所有被引用來證明寶釵虛偽狡猾的章節,便會發現其中任何一段都有意地被加以錯誤解釋。』
(『有意地被加以錯誤解釋』,我沒有呢。
小時候不明白為甚麼紅樓夢能成為經典,現在當然明白是因為自己年輕沒有閱歷,也沒有足夠讀經典的修養,然而,當時就已經不喜歡黛玉,總覺得她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女主角,而寶釵作為反派人物,沒做過甚麼壞事,又太平淡了,所以覺得看著沒趣味,這也是因為我把它當成愛情小說看啊。)
在五十幾分鐘的時候,教授說了兩個詞彙,很遺憾地我國語和希臘文都沒聽明白,於是這段聽起來不怎麼有把握。
不過相信意思大致是說『知道』跟『了解』的分別,很多時候讀者衹是基於所知道的作出判斷,而不是了解了才評論,以致對人物產生誤解。這行為很普遍,看網上論壇,很多人看看標題就打字評論了,根本不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
~*~*~*~*~*
閱讀文本方面,教授推薦里仁出版的【紅樓夢校注】,因為它有提供了一些版本學上的價值,排版也清楚易讀,另外還有附彩圖,可是教授覺得彩圖倒是把人物主觀地定性了。
但最主要的優點,是它以庚辰本作底本。
最早的是甲戌本,但不完整,流傳下來的衹有16還是18回,而庚辰本比較完整,八十回中衹缺63跟67,在曹雪芹還在世時已在村中流傳,會貼近作者的原意。
(這裡說的作者原意,跟最初所說不要猜度作者價值觀沒抵觸,我覺得是因為恐防流傳間手抄本會有錯漏,文字段落差異會影響讀者理解。)
而影響最大的,還是由於後來程偉元、高鶚的程高本除了後加了40回,還修訂了前80回,這對讀者理解會有影響。
(有人說,後40回也是曹雪芹寫的,衹是他還未修改到這裡就已經去世了。這我傾向於不同意,後40回有些人物和情節跟前80回搭不上。)
~*~*~*~*~*~
教授特別點出,在那個時代,長幼有序,方位也是以東為尊,全都有規有矩;
另外,府中上下有上千人,在人口那麼多的環境裡,要造假守秘密不容易。
賈家族譜中可見,寧榮二公分別是賈源、賈演,代表了源頭和演變,第二代從『文』字,第三代從『玉』,第四代從『草』。從這看來,賈家是每況愈下,暗示了賈家的漸走下坡與破落。
~*~*~*~*~*~
總括來說,就是告訴我們,讀書時不要以先入為主的心態去閱讀,而是客觀地、理智地看人物在甚麼處境有甚麼表現,從而了解人物的心態。
(很多研究紅樓夢的學者都從曹雪芹的身世和境況去解讀小說,但從歐教授所說,似乎我們不該理會作者背景,也許是這樣,又也許是我誤解了,無論如何,看下去就知道了。)
http://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1S120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